第7章 调兵与杀人,都要够快(3 / 5)
,年仅十五岁的会稽王世子并未即刻听宣动身,而是目光沉沉地看着面前的那方令牌。
他的指腹摩挲着上头的纹样,眼中流露出了一抹深思。
夜间的天幕景象,他被扈从唤醒后看得分明,不敢错过只言片语,也将其中对于司马道子的谴责,听得清清楚楚。
值此情境,纵然他父亲在朝堂上执掌大权,此时也难保不会落入危险之中。
最合适的应对之法,就是让早慧的司马元显留在宫外作为接应,同时也能让宫中之人投鼠忌器。
其实不该在这个时候,让他也一并进宫的。
但当太后的懿旨在半日后抵达他面前的时候,他起先的种种怀疑,都先被抛去了脑后。
“世子真要动身入宫?”他的侍从紧跟着他的脚步出行,却也免不了担心地发问。
司马元显翻身上马,一把扯紧了缰绳,回头答道:“太后向来喜欢我,多过喜欢我那两个堂兄弟,有这份亲笔懿旨在,料来局面和我想的有些不同。”
“父王的处境或许危险,但有太后护子心切,在旁斡旋,仍有商榷的余地,由我接替父王的位置,也是一种办法。”
天幕可还没有骂到他的头上。
他也自有一份底气敢说,若是让他来接掌朝政,怎麽都要比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这对兄弟好得多。
父亲不便再出面,就让他这个有本事的儿子来做好了。
他高呼一声:“走!”
这一个斩钉截铁的话,决定了他和随从的去留。
急促的铁蹄,也将这位会稽王世子以最快的速度带入了宫中。
守卫宫门的士卒检阅了他手中的太后懿旨,并未多问,就已对他放行。
司马元显快速地扫视了一圈宫门周遭的景象,微不可见地放松了几分。
并未发现此地有人埋伏,要对他不利,也没发现守门的士卒对他的态度有任何的异样。
好得很!
他缓缓策马向前,并未选择下马而走,却已将手中的缰绳松开了少许,不再是随时都让前列士卒掩护他撤退的做派。
直到坐骑穿过了云龙门,越过散骑省,便是太后宫时,司马元显方才翻身落地,摆出了一副好儿孙的样子。
他也随即看到,一名宫女脚步匆匆,从北面行来,手中捧着一份太后懿旨,像是要去另一头传召。在见到这一行全副武装的人后,她面色一白,强打着精神向他问了声好,停都不停地继续向前奔去。
宫中此刻的紧绷氛围不言而喻。
也不知道他父亲现在怎样了。
司马元显再不多疑,对着身旁的数名将领抬手示意,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