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番外(一)(4 / 7)
见铖开车,后座上,明汐戴着耳塞听一个纯英文演讲,小明朗在安全座椅里酣睡,唐阿姨坐在最后排时不时上前轻掖滑落的小毯子。
车子下了高速,穿过宜城市区,驶过江岸大桥,然后拐进乡下小路。
二十分钟后,青砖黛瓦的小楼映入眼帘。
杨闵文带着父母等在院门前,车刚停稳,便熟稔地接过唐阿姨怀中的小明朗。小家伙迷迷糊糊睁眼,看清来人后瞬间咧嘴,肉乎乎的小手捧住杨闵文的脸,“啵”地亲了一口:“哥……哥!”
唐阿姨不经意别过脸,即便相处一年多了,这错乱的辈分总让她哭笑不得。
其实在小明朗对杨闵文的称呼上,明汐也犯过难——
婚后她随梁见铖唤杨闵文“小哥”,她的孩子要怎么称呼?
“小哥爷爷”拗口,“小爷爷”又太奇怪,最后验证了一个道理,小孩自有小孩的门道,因为顾双洋在家习惯称呼杨闵文小哥,这个称呼不仅被梁见铖学走,也被牙牙学语的小明朗学走了,无奈“小哥”不好发音,就变成了叠字的“哥哥”。
一声“哥哥”,杨闵文乐得合不拢嘴,蹭着孩子软乎乎的脸颊,温柔道:“想不想我呀?”
小明朗脑袋点点。
十月,杨闵文老宅这片最美的池塘荷花已经全部凋零,照片里原本翠绿清新的秀美池塘,已是莲叶荷花一起倒入池塘的衰败景象。
很可惜,今年没有亲眼看到这片池塘的荷花盛景。
一行人进了屋,明汐和梁见铖的卧室在三楼——推开门,床头柜上的青瓷花瓶里,一束干莲蓬静静伫立。
灰褐色的莲房历经日晒,仍透着几分傲人风骨,瓶身贴着杨闵文的小字:一岁有一岁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风光。窗外荷塘已残败,这束莲蓬却将夏日的勃勃生机,留了下来。即便透着形如枯槁的沧桑,入眼仍是贵气不凡的艺术美学。
繁华总有落尽之时,傲人的风骨却能在人间岁月永存。
明汐喜欢这个字,也喜欢话的意思。
夜幕降临,得知明汐已到宜城,彩妮和德子立马张罗起宵夜局。
考虑到小明朗九点准时入睡的作息,明汐只能将孩子托付给唐阿姨照料。
梁见铖开着杨闵文的轿车,载着明汐驶向金鑫饭店——
这家承载着千禧年记忆的老酒馆,店里格局和装潢依旧,只是当年显得富丽堂皇的大堂,当下看来不过寥寥三张圆桌,包厢也屈指可数。永远笑脸迎人的金老板鬓角添了白发,仍热情地招呼着:“明汐儿,好久不见!”
推开包厢门,熟悉的喧闹扑面而来。明汐和梁见铖入座,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