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 / 4)
         
        
            
            一件件安排下去,安丘县似乎也多了活力。
  纪楚深知油菜的事不能着急,想让大家慢慢消化之前的学习内容。
  从农务里抽出身,纪楚终于有时间看向县试了。
  附近几个县的县试,基本都在二月初到二月底,经过几轮的考试,最后选出五个人去曲夏州进行最终的考试。
  能州试一过,便是秀才。
  纪楚前去县学时,教谕说话还有些阴阳怪气:“大人终于有空过来了。”
  纪楚只当没听到,他还是头一次来安丘县县学,跟他想象中不大一样。
  这里的县学倒是宽敞明亮,位处县城中心,不仅位置好,地方也大,里面的设施一应俱全。
  这样的县学,竟然只有二十几个学生,剩下都是秀才夫子等等,算起来也有十几个。
  就算一对一辅导,也足够了?
  事实上,那些秀才夫子只领禀粮,并不到职。
  实际的教书先生也就一人。
  剩下的学生也就是挂个名,还有其他老师。
  古代县学分两种。
  一种承担教学任务,并且担任县教育局的指责。
  另一种只管后者。
  看来本地就是后者了。
  逛完县学,最后停在藏书阁,里面书籍不少,虽说都是市场上常见的,对很多贫家子弟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纪楚道:“不错,整齐有序。”
  教谕有些自得:“不是下官自夸,这里是卑职一点点操持的,在附近几个县里,此地县学最佳。”
  跟着的李师爷更为满意。
  等到县试结束,他儿子李纹就会过来读书,是个好地方。
  纪楚冷不丁却问:“那去年考中几个秀才。”
  教谕脸色一僵,说话变得吞吞吐吐:“去年并未考中。”
  “咱们安丘县基础差,也没办法。”
  也就是说。
  学校宽敞明亮,但没几个学生,也没几个老师,他们还不怎么来。
  唯一的优点,就是好看,够大,图书馆够干净。
  教谕似乎也觉得不妥当,赶紧道:“相信以纪大人的聪明才智,必然能带着县学越走越好。”
  “只要您把精力放在这上面,一定可行的,召集安丘县百姓好好读书,咱们县肯定可以出个秀才。”
  话里话外,还是觉得纪县令忽视县学,不重视读书。
  纪楚点头:“等稍稍稳定了,县学肯定要管的。”
  真的?!
  教谕有些好奇,纪大人会怎么管。
  看他在农务上做得那样好,教育上,应当差不了?
  可惜纪楚只去了县学一趟,一直等到学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