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以我为主,贴脸开大(4 / 8)
他们是打工人,沈三通是第一代创业者。
没有被他们的叙事驯化,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基业,为了成为老财战战兢兢第一代创业肥猪,沈三通后面有个实体保护。
平等的交谈才能碰撞思想,沈三通的话难听,但却很难否认。
漫威电影走过了最困难的时候,确实有一种轻松写意,越来越好做。
反观DC电影,每一步都很沉重。
巴里·梅耶作为影业负责人,更有深刻体会,诺兰确实有才华,借此迈入了顶级大导行类,可也导致蝙蝠侠导演风格大过了角色风格。
漫威电影却是角色优先,注重情感共鸣。
将英雄立体化,钢铁侠的成长、雷神的自我救赎等角色弧光清晰,观众易产生情感投射。
同时演员与角色绑定,小罗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等演员与角色高度契合,成为文化符号。
而DC电影角色工具化,缺乏深度,诺兰的蝙蝠侠当然经典,但是诺兰只是导演,如沈三通所说,缺乏一个凯文·费奇一样的把握基调的人。
漫威导演在框架内发挥,制片人中心制,凯文·费奇作为总舵手,协调导演创意与商业目标。
DC这边因为诺兰的成功,更看重导演的个人风格。
而扎克·施奈德的超人,人物核心没有一个优美的弧光,超人反复纠结于身份认同,但没有实现升华,缺乏情感支点。
杰夫·比克斯看向沈三通:“你想要什么,你又能给我们提供什么?”
沈三通直言不讳:“我看好超级英雄电影的未来。”
巴里·梅耶客气问:“能说说吗?”
沈三通道:“一来好莱坞原创IP正在枯竭,二来你们现实过于沉重,制造金融危机的华尔街没有受到惩罚,现实中没有乐土,观众当然希望在幻想作品中有个寄托。”
杰夫·比克斯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吸了一口氧。
巴里·梅耶握了握拳头问:“你是想要和华纳合作?”
沈三通反问:“好莱坞因何而强大,你们还记得吗?”
不等他们回答,沈三通自顾自道:“曾经的好莱坞是全世界电影的最高峰,是金字塔的塔尖,是全球电影人追逐的梦想之地。”
“过去的香港、日本、法国、英国,全球影坛百花齐放,你们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全世界吸纳最优秀的电影演员和电影导演。”
好莱坞作为名利场,就是美国的一个侧写,其他国家或地区,就像是下界,渴望飞升。
成龙、李连傑、章子怡、杨紫琼等等,在华语影坛闯出偌大名气后进军好莱坞。
有的折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