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领跑国庆档,早已有之(6 / 9)
做了简单指示,要把剧本做好。
剧本写作是电影制作流程成本最低的一个环节,属于前期筹备阶段。
电影没有正式拍摄,想写多久都行,一旦进入拍摄阶段,每一天花钱如流水,一天的成本就能超过剧本成本。
剧本是基本功,但是当下电影行业普遍做不好,因为干扰因素太多。
主演、导演、制片人、投资人,地位都比编剧高,有一个伸手,剧组开启权力斗争,就没法就事论事,成为了各个利益团体维护自己利益,维护自己权威的大乱斗。
三通娱乐的戏,剧本不说好精彩,但一定要有基本逻辑。
《谍影》从铁血网买部畅销原著,除了编剧之外,再找谍战的作家进行润色。
名家不好请,网络作家也可以,加入一些观众喜闻乐见的谍战“奇侠”元素。
沈三通要求就是做好剧本,剧情一定要合理,有基本节奏,该爽的爽,该帅的帅。
《谍影》特效不多,大部分是实景拍摄,投资额也不大,放在暑期档末尾正好。
竞争必不可少。
《白蛇传说》《画壁》片方都有意的放出《风声》这部戏,主要是沈三通主导,《谍影》才是姜伟作为电影导演的处女作。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谍影》至少要保本,姜伟才算在电影圈站稳了脚跟。
现在来看,《白蛇传说》和《画壁》都不能打。
沈三通稍微了解一番,便投入拍摄。
《诛仙》这部戏取景超级多,一共有四个组拍摄,沈三通带着剧组在一片绿色雪场,拍摄御剑飞行,他打算借助滑雪展示一些御剑动作。
他脑海里,有一个镜头,就是电影人物身着红袍、白袍,踩虚空如同踏雪,划过天空,于天地间纵横,把潇洒脱俗拍出来。
10月3日。
眼看《画壁》排片、黄金场次、票房要超《白蛇》,扬子再也没法忍受。
不只是意气之争,《白蛇传说》光是李连傑片酬就要一千多万,单位美元。
这意味着电影至少票房超过5亿才有可能回本。
《白蛇》这部戏扬子绝对用心了,感情戏薄弱,捉妖戏突出,是无奈选择。
为了发挥李连傑最大号召力,他的剧情必须加大。
这样在海外也能回收一定成本,不过扬子能感觉到,李连傑老了,打不动了。
特效比不过三通娱乐的大片,为了参加电影节要赶工,再加上钱也不够用。
但不是谁都能像三通娱乐那样,一部戏的钱都用在制作上。
扬子做不到。
他知道这部戏主演和监制各方面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