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2 / 8)
次又说我量刑太轻,索性罢了。”
说吧,准备给朕什么好事?还装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哼哼,九郎和我现在就负责阿耶的情报工作,除了不能逮人之外。表面上我爹替我打理生意,全地府数一数二的脂粉和绸缎庄,实际上他只是提供资金。
曹光问:“武曌皇后当真安于如此吗?”
“甘于平淡也不是坏事。”武曌喝了口茶,脸上写满了:都是聪明人何必如此装腔作势,到底什么事?
冯有笑着点头:“修道成仙如今成了正经事。”
吕雉却不说,和她们从唐朝联珠纹织锦聊到了明朝妆花缎,从刘瑾之死说到明朝的特殊制度,宋朝的政事堂制度和明朝的内阁制的差异,又谈到地府中自己培养起来的小鬼的优劣。
地府养大教出来的小鬼,大浪淘沙,留下的都很优秀,但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她们理解不了人世间一些很重要的事:层层的尊卑差别怎么那么大,宗族制怎么能超过国法,官员玩忽职守这种事怎么会无解,凶杀案怎么可能会误判,为什么要过继或买一个男孩继承家业,高利贷为什么还不上,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官吏的小舅子就能仗势欺人逼死人命……
“这些在阴间长大的小孩子,觉得阴间这样是人应该有的样子,把他们带到人间去当鬼差,看田间地头的事,好多小鬼都愤愤的投身人间,想去当个清官、善人改变人间风气。慈幼院里的小孩,能养到成为鬼差的,十分之一,这些鬼差走遍人间,又有一半跑去投胎。人来到这里不想走,鬼却非要去人间受苦送死。天长日久,就发现还是人间那些人,既见过民生疾苦,又晓得是非对错,好用。哪怕是有些人不通翰墨,死后才到太学中求学,一点点的教出来,格外的忠直勤勉。原先太学培养小鬼,现在培养那些好学愿意上进的人,更合适。”
武曌笑道:“我的狄怀英都被你们弄走了,还说这些干什么呢?”
“你猜一猜?”
武曌微微一笑:“我猜……阎君打算设立类似于翰林院的地方,不掌管史册文翰,也不让他们当清贵文官,更不让他们参与机密。”
早就该干这事了!花点钱给个名声,养些文人,派他们去办事、写诏书,比扈从方便。人间设立翰林院,当然有用。原先地府也养了少量的御用文人,但没有个名目。官职划分的细,才好一一安排。将来把唐宋八大家都拢在翰林里,那多得意。
吕雉摇摇头:“没意思,你猜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