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虫)(6 / 8)
照都能轻易剐了朝中第一权宦,他们能高兴?等到宦官什么时候敢轻言废立时,他们才会回来庆贺。”
这两朝皇帝确实都在郁闷,按理来说,太监既然做了监军,连沐王府都能欺压,又掌握着东厂这个要人命的地方,刘瑾竟然被杀的这样容易,难道这就是有锦衣卫的好处吗?
……
朱厚照:“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十二年了,朕终于要去北方了!”
背弓挎刀,策马千里,差点把跟着他的宦官累死一批,他却只有兴奋不觉得疲惫。精力旺盛过人,多年来酒色消遣一点都没影响他的体能。
他就给自己改名朱寿,封将军,封镇国公,在管辖居庸关的宣府(河北省张家口)营造镇国公府,把豹房里的奇珍异宝都搬了过来,要求奏折必须送进去,但大臣万不得入内,比豹房的监管更严密,确保私密性。
比北京更北,就住在边关!
阴间听说这件事之后,都很迷茫。
赵匡胤仰天长叹:“朕的燕云十六州啊!”宣府属于燕云十六州,这是他生前死后最深的执念,始终没有搞定。看看人家的子孙,都能搬过去住。
李纯对李恒感慨:“这可比李湛胡闹的多。”
李旦:“倒是精力旺盛。”
朱佑樘:“皇后就不管他吗?这和我一点都不像啊。”
朱见深:“他有没有孩子啊,正德十二年,他都二十七岁了。”
朱祁镇却有点喜悦,他觉得这个孙子活的自由快乐,不敢吭声。他曾经在宣府关隘下叫门,祖宗们又善于翻旧账和找茬,宣府这个地名不能提啊。
朱棣扶额:“希望他别是叶公好龙,战阵上的苦楚经历一次就知道了,那不是好玩的事。只要不被敌人抓住,我也就不强求什么了。”敢于搬到居庸关,倒是很有血性,不知道一直在和义子打架的人能有什么本事。祖宗我戎马半生,在燕地经略多年,才敢搬到北京来,还要用居庸关做京城屏障。他倒好,身为皇帝竟敢直接搬到关外去住,就差深入敌营去过些游牧生活!
还想要什么宝马良驹?能不被生擒活捉,就很优秀。
朱元璋忽然说:“朱寿这个名字有点熟悉。”洪武年间有一个都督佥事,封舳舻侯俸禄二千石,赐有世券。和另一个官卑职小的朱寿,都因蓝玉案坐死。他记得这件事,当年看名单时疑惑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把同一个人记录重复了。朱姓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