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永镇太平(2 / 8)
“于谦拯救了大明朝,不封王就亏了。”
“封王就不是人间了。人间吗,不公允,付出血汗以身许国的人,有几个得到应有的爵禄、追封和祭祀了?我打算上奏阎君,提前许给他成为神鬼。”
“我猜他也会被人立庙祭祀。”
不只是皇帝可以成为神鬼,那些道德非常优秀、拯救了一城一池的人,如果没被当地人立庙祭祀,靠香火成神,阴间就赠以一枚神鬼丹。不过大部分神鬼还是喜欢在地上走路,没有漫天飞舞,道德高尚的人不爱炫耀,都喜欢踏踏实实的背着小箩筐、拎着包袱,行走在普通的鬼魂之中。
喜宁建议先分来一西安地区为主的大臣和官员拥戴,争取和京师的朱祁钰对抗。
瓦剌人觉得操作起来非常麻烦,遭遇的抵御会非常强。
喜宁又建议取道应天府,南方富裕且是正统所在。
也先却觉得地域差异太大,他们关外的瓦剌人绕到南方,且不说距离遥远,一路上对地形不适应,还怕千里绕到过去对方已经在当地做好防御的准备,劳师远征又去地形气候都不适应的地方作战,不合适。川蜀、关中地区的人性情彪悍,当年大元攻打都打了五十年,自己只是太师,不要过多的耗费兵力,现在瓦剌人没有能力和野心灭掉大明,新的皇帝居然不蠢。
朱祁镇虽然非常雍容镇定,反应却很慢,现在才明白过来:喜宁好像已经叛变了!弄死他!
(朱元璋:我看这厮叛变了!)
京城保卫战从调动、紧急备战开始,人间和阴间两边都有详细记录,记录的时候还不知道是成是败,如果成功了,记录怎么成功,失败了,要记录怎么失败。
明朝皇帝们的信息渠道非常广泛,朱祁钰在成功保住了京城、瓦剌人带着老哥撤出关外之后,去太庙祭祀,敬告全过程。也有几个勤劳热心的前朝皇帝拿了内部传阅的详细记录来给他们看:“君臣相得,朱祁钰算是个垂拱而治的明君。”
找一个合适的大臣,把朝政托付给他,自己别捣乱,这就是古之贤君的职业道德。也有些比较特立独行的皇帝认为,只要累不死,就往死里累。
汉唐的皇帝们都回乡——帝镇已经算是故乡了——庆贺明朝没有灭亡,他们省了很多事,改朝换代那可是一场浩劫,一场加班,还会有不少刚跑去投胎的朋友遭遇不测。
歌舞宴乐,平时空空荡荡的地方瞬间充满了上百人,分成好几拨,蹴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