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全文完结(1 / 8)
         
        
            
                年后,几位年长阁老先后致仕,四十岁的裴少淮官至首辅。
    老皇帝颁发最后一道圣旨——承师问道,重新划设科系,重现昔日太学之辉煌。
    此后,燕柘彻底从皇位上退下来,新帝燕有政继位登基。
    ……
    早在周朝时,便有“太学”之名。供贵族子弟读书之处,即为太学。
    到了汉朝,朝廷设立京师大学,以儒学为正统,京师大学谓之为太学。
    晋朝时,又设专供公卿大夫子弟学习的国子学,与太学分立。
    历经南北朝之动乱以后,隋唐再复统一,朝廷将太学与国子学合二为一,称之为国子监。万国学者来朝,只为争一国子监入学名额。
    此后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随着朝廷用人的改变,天下各行各业的起兴,许多学科学系亦呈现“推陈出新”之态,大庆国子监的人才培养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时势的需求。
    为了给天下各级府学、县学、族学、私塾树立典范,为了让更多有识之士得以施展才华,裴少淮将亲自操刀,重启“太学”。
    这一回,太学将不再是帝王将相子孙的专属,太学将是天下人的太学。
    此外,手工业兴起、生活日趋富足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女子走出闺阁,活跃于各行各业之间。
    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等传统观念,一时难以转变。裴少淮自知不能操之过急,决定先退一步,从设立女子学堂开始。
    他相信,百年以后,必有男女同入太学之景。
    ……
    ……
    这日,景川伯爵府有喜,庆贺伯爵夫人大寿。
    宝驹雕车熙攘来,府邸大门次第开。
    大姐裴若莲来得最早,天才刚亮,伯爵府的仆从还在忙着布置正堂,她便进来了。
    裴若莲也已五十余、近六十,体态丰腴了些,更显端庄。有丫鬟端来温水,她净了净手,随后进了林氏的房。
    嬷嬷正在给林氏梳头,一袭白发长至腰,裴若莲悄声从嬷嬷手里接过梳子,一遍遍从头梳到尾,直到发丝又顺又亮,这才笑道:“母亲这一头华发,是有儿孙福气的。”
    林氏回头,看到裴若莲,诧异道:“你怎这般早就过来了,快坐下快坐下。”
    “耽误什么也不能耽误咱们伯爵夫人的寿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