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搞事请?(5 / 7)
案。
三位老师相互对视一眼——本来应该还要再问几个问题的,不过好像再问也没什么必要了。
“那下面再问几个教学相关的问题吧。”主考老师开口,直接开始下一阶段。
“在教学这一块,你可以简单说说你的教学观点,比如教学规划或是侧重点。”老师的问题也十分简单直接,不绕弯子。
“我认为的教学重心始终只有一个——用以致学。”说到这里,宁夏话音一顿,又说明道:“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本身只是一种基础内容,这些基础学习的价值,在于未来的实际运用……让实际需求来决定一项知识点的价值。”这也是在现世的时候,宁夏不同于其很多老师的地方,她喜欢先结合市场,再去谈教学。这就好比一项技术如果受条件制约太多,无法实际的市场化应用,那么技术方法再完美,理论值再好也毫无意义,了解其本质原理就行,过分钻研大可不必。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宁夏不喜欢浪费时间。
宁夏的观点,让在场几位老师眼睛一亮,学校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一直在强调学以致用,但是很少有老师直接明晃晃的说用以致学。
宁夏的这番话很现实,甚至于有点“不学术”,但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
“但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都能通过考核啊。”其中一位老师开口,语气十分自然的道。
“是这样没错,所以未来学校也不会给学生发工资,不是吗?”宁夏一笑,看向那位老师回复到。
顿了顿,宁夏语气平静的问道:“至于考核,是指期中或是期末这类考试对吗?”
那名老师点点头,示意宁夏继续说。
“出题的是学校,考核的是学校,改卷的还是学校,所以如何去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完全在于学校自身。”宁夏神色不卑不亢,仍旧是平淡无波的说道:“换句话说,要想让学生们都通过这样的考核其实不难,我考试前花30分钟划个重点,就能让所有学生都通过。”真正难的是如何让学生通过学校以外,属于未来市场的考核。
这是什么大实话?
三位老师心中肯定宁夏这番话,忍不住想点头表示赞同。
“那么第2个问题,在面对水平、乃至于天赋不同的学生时,作为老师,你要去如何平衡。”老师不在纠缠上一个问题,而是又提出了新的方向。
“我就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