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5)
厂长仔细斟酌了一番, 还是觉得肖倩倩他们提出的改革前景太美好,而且车间经过重新规划后,确实展现出很好的效果, 他狠狠心, 咬牙说:“行, 干了!”
这次事情就牵涉更大,不可能只让肖倩倩跟萧鑫两个人来办了, 所以厂长亲自领头,让肖倩倩跟萧鑫两人做他的副手, 只做这一项工作,其他技术员跟维修工的活都暂时不再参与。
有厂长走在前面, 再加上几个领导层岗位的诱惑,自觉有资历上位的老员工们,自发支持,还时不时提出点意见。底下人被指使得累死累活的,即使心里有怨言,厂长让食堂搞几顿好点的饭菜, 他们也就把怨言憋回去了。
刚开始给工厂分部门, 慢慢改变组织架构时,大家是有点不适应。大部分人的分工, 都在这个过程中被明确,原先习惯了想起什么做什么的工作方式,现在变成固定每天要做什么,甚至还规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稍微让人觉得有点憋屈。
但适应一段时间, 怨声载道的这些人, 又觉得新状态更好了, 他们再也不会忘了什么事没做,也不会顺手去干了别人的活,更不会因为一件事的责任归属于谁而跟人吵架。
八一汽车厂就这么慢慢改变着,到了十二月末的时候,终于全线完成变革。
最顶层管理者是常厂长,下面三个同级别高层领导——运输部部长(暂由厂长兼任)、财务部部长、生产部部长。生产部部长姓盛,是个浸淫汽车生产将近三十年的老员工,他在建国前甚至还参与过坦克的生产制造,后来还跟着联苏国派来的技术团队学习过,八一厂成立之后,他一直是技术部唯一的八级工,也是总工。最后是他得到这个最有面子的位置,大家都没意见。
划分之后,运输部的构成相对简单,部长之下,就是整个司机队,拥有的固定资产是那些跑运输的卡车。
财务部是厂长跟肖倩倩还有萧鑫一起商量过,特意在这次变革中一起新增的,以后其他两个部门使用原材料、消耗汽油、消耗维修零件等等、以及出货情况等,这些都需要财务部做出清晰的账目,让厂长能随时查看。
目前财务部只有一个部长,姓蔡,还有一个临时工岗位的会计,再加上两个临时工轮值白晚班的仓管。
生产部更复杂些,部长之下,再有八个生产线班长。班长勉强算是中层领导了,只是他们不会坐办公室,就是还在车间工作,只多给安排了办公桌椅,他们需要轮值白晚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