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拦路(2 / 4)
蠕动就是发不出声音。
于夫人眼神彻底黯了下来,自嘲道:“以公谋私、以假谋利、残害百姓是何等大罪,是我妄想了。”
祁青远气血上涌,脱口而出:“我去求杭大人,去求管大将军,法理不外乎人情,于大人再怎么说也是为了保护苏州百姓而死,只要夫人能协助杭大人把此案查清楚,阿耿是有机会的。”
于夫人脸上多了一丝神采,只是马上又消失,思索一番后,她起身绕开祁青远,对着珠帘外的贴身侍女低低地吩咐了几句。
祁青远也知道自己甚为失礼,而且他也不能确保能为于耿求来恩赦,满心沉重的重新坐回到椅子上。
于夫人的侍女很快回来,双手拿着一本小册呈给于夫人,于夫人把小册子推到祁青远面前,凉凉地道:“想来彭自勇他们应该还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这个东西就交给你了。”
祁青远打起精神,并没有翻动小册子,只是疑惑地看着于夫人。
于夫人的目光又飘向于大人的棺木上,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向祁青远解释,木然道:“你探查的消息是真的,许家村的血案的确与于耿父亲有关。去年山西有过一次涝灾,于家乃山西粮食大户,自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地动之后,彭自勇、文兴莱找到于耿他爹,几人合谋拿朝廷的赈灾银两,低价从山西收购发霉发烂的粮食药材,用于苏州的赈灾上。
这批粮药最初就是用在昆山、太仓两地的灾民上,本来就算是吃了发霉的粮食,也不一定会闹出人命,只是许家村人运气不好,碰到了两个偷懒的差夫,许家村人在知道真相后群情激愤,把昆山的县令吓住了,为保秘密不泄露出去,才有了那场大火。
后面的事情你也知道了,这本册子是记录彭自勇等人分赃、和打点京城高官的账本,既然决定要和他们斗下去,放在我这里就不安全了,毕竟这是苏州的知府衙门。”
祁青远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压下心里复杂的感受,翻开册子,不出意外的几乎所有的苏州官员都牵扯其中,还有山西的官员也有所涉案,而京城的几位高官中,祁青远认识的姓,有两个,一家姓文,一家姓赵。
九江知府文兴莱、按察司文家,大皇子妃的娘家;赵坚燧,成王世子,赵氏兄长。
祁青远眉头紧皱,这本小册子真是重于万斤呐。他小心的把册子贴身放好,见于夫人一脸心不在焉的样子,忍不住说道:“伯母,明日一早,晚辈在鸿鹄楼等着您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