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送补汤的长公子(2 / 4)
官员上奏简时,都要按照这个字体来。
新文字出台到现在也有一年了,一年时间还没够你一个成年读书人学会一种新文字和新字体,这要么就是笨得无药可医,要么就是心怀故国。
这两种人,不管哪一种都不适合来大秦当官。
因此,在第一轮考试下来,过关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也就是说五千人至少过了四千人。
但是到了第二轮考试,题目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第二轮考试是综合题,考试内容为君子六艺。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翻译一下就是《周礼》、音乐、射箭、骑马、语文、数学。
因为是文试,射箭骑马被摘了出去,只是在试题中保留了一些常识性内容的考试,比如骑马的注意事项之类的。
只要求学生会即可,没要求精通,基本上只要学过的学生都能过。
音乐肯定不是像现代一样,让你去唱个歌或是跳个舞,而是和《周礼》一起考的。
古人所谓“礼乐”,就是指“礼仪”和“音乐”。
最简单的例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什么场合放什么音乐,这你总得知道吧?
就算是现代,葬礼上你也不能放《今天是个好日子》。
语文,那是第一次和第三次考试的内容。
因此,在去掉这四个不太重要的知识点之后,第二轮考试的重点内容就是《周礼》和数学了。
《周礼》是博士学宫那些儒家小老头出的题,不算太难,但肯定也不容易,不是认真苦读过《周礼》的人,根本答不上这些问题。
数学本来是想找墨家的人出的题,其实也不难,翻译一下就是“一个水池有两个通道,一个通道进水,一个通道排水,要多久才能把水池装满”、“笼子里有鸡和兔,二者总数若干,其中头有多少个,脚有多少个,请问鸡、兔各有多少”这种题。
要是一个后世学生来考,肯定觉得《周礼》难而数学……出题老师小学毕业了吗?但是换成一个古代学子,《周礼》虽然有点难度,但生活方方面面要用到《周礼》,考起来也不是那么抓瞎,但数学就不同了,这特么都是什么东西啊?上街买菜用不到这么复杂的内容。
众学子泪流满面!
这一场考试,淘汰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原本的四千多人,一下子就只剩下二百来人了。
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