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7)(11 / 24)
几卷风俗志。一面漫不经心道:“岑治中,本座听闻你是承熙三年的太学生,甚察多辩,有邓析遗风。”
岑随听了心里一惊,春秋的邓析乃是法家先驱,却又因为欺愚惑众,得了荀子一个“不可以为治纲纪”的评价。大宗师这会儿把他比作邓析,究竟是何意啊?一时间心里七上八下,不知如何作答。
于是,岑随笑着揖道:“下官愚钝,岂敢同法家先贤比肩。”
国师挑拣着书简,已经拿了一卷在手中,淡淡道:“你对战事早有预料,却隐而不报,报只报一半,这等模棱两可,中庸之道,确实倒不似法家风范。”
岑随冷汗涔涔:“大宗师,误会了,下官一听战事起了苗头,可是立即……”他本来想说立即修书给了太尉云晟,可是他突然意识到不能说,否则便连恩师也一起出卖掉了,延误战机本来就是一连串人的的责任。他只好闭口不言。
国师抬头,目光疏冷,淡淡朝他一瞥:“立即上报了是不是?你以私人名义修书给云晟,却不奏表上报朝廷。你明知这封信有可能不会引起他的重视,岂非报只报了一半,你藏私。”
岑随见他揭破,秋凉的天早已汗流浃背,起身恭拜道:“大宗师,下官该死。”
“该死倒也不至。只不过你为了不得罪上峰杨琦,摇摆于国家利益和私情利益之间,结果你选了一种中庸的做法,哼,倒是圆滑。责任追究起来,拿到信笺的云晟替你担大头。”
岑随的小九九被他一一点破,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双膝一曲,跪下磕头:“大宗师,下官真真该死!我千不该万不该,为了自己那点小小盘算,藏私于己。”
“你的书收藏得很好,学问也做得很透,”国师翻阅他的书到,“不过,本座是不会因此原谅你贻误战机之罪的,为学而不能为用,治法却不能无私,这些经典,你大概需要重头再读了。”
“下官无知狂妄,下官该死。”岑随想哭。
国师道:“贻误战机这笔账,本座先在你头上记着,从即日起,着你替代杨琦,总领武陵郡一切事务。等平定云南之后,你的功过一起算,届时再论赏罚。”
岑随惊呆了,眼泪憋在框框里,要出不出地,抬起头来:
国师说了那么一通,原来竟然是要赋予他郡治的实权?
“武陵太守杨琦玩忽职守,于战事不察,于政务懈懒,开战之后,又连番进退失据,导致各县失守;本座已上禀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