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文学1.5(2 / 5)
坐大?谁的功劳?
反正跟他那一党是半文钱关系都没有。
他才不想节外生枝呢。
皇帝听了这番话不置可否,问二皇子意见。
和太子的瘦弱白皙比起来,二皇子生得高大威猛,他喜射猎,十七岁便能开三石之弓,每年皇室祭祀,秋猎比试中他总能名列前茅;他又爱读书,睿思勤学,举一反三,幼时的学问便常得御师夸奖;由此他深得皇帝喜爱。可惜他生母赵氏出身较低,乃是少府中一名低级官吏的女儿。
赵氏原本是个长使的地位,因为怀孕且生下二皇子,才被一路擢为良人。加上赵氏生性木讷并不善于邀宠,生下儿子以后,在后宫争斗之中显得孱弱无力,皇帝也常常记不住有赵氏这么个人。赵氏在二皇子八岁那年早早地就去世;二皇子便被皇帝送到郭美人宫里抚养。他这样的出身,原本无论怎么看,在皇储的竞争中,他都算不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他偏生不肯朝运命低头服输,瞧见那个好命又平庸的长兄,他就憋着一股劲头,势要与之争储。
然而,长兄再平庸无能,好歹有壮硕繁盛的母族支撑,他有个当太尉的舅父做靠山,就比什么样的才能都强。
二皇子知道自己也需要那样的臂助,所以他放眼望去,满朝文武党派分明,其中就三个大头——太尉、国师、钱侍中。
钱鹏月是个三不沾的万花筒,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和稀泥打哈哈的本事一流,二皇子试探过他几次,他都是笑哈哈地装傻充愣敷衍了过去,二皇子知道,便直接跳过他,把主意打在了国师身上。
毫无疑问,眼前这个国师胸负雄才,和他一样年轻锐气,同样是主战派。二皇子觉着自己跟他必然会有共鸣,只要现在多支持他一些,至少将来他不会跟自己作对,多个同道多条路。
——要是能通过得到国师的支持,从而得到整个国观的支持,大晋朝以道治国,国观为道宗行首,北派政治宗教的至尊,那这砝码相比起云晟那老狐狸来说,云晟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他听见父皇垂询,便立刻站出来回答:“三年前,我军剿灭羌胡五千精骑主力,拒之于平阳关外,羌族损失惨重;他们以骑兵为主要战力,倘若有意来犯,必然趁着秋高马肥时节来犯,然而连续三年平阳关外不闻胡骑之声,且羌族连年派出使者进贡朝廷,一直未有间断,说明他们元气尚未恢复,暂不会在此时来犯。”
皇帝道:“说下去。”二皇子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