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文学1.7(3 / 8)
来过,怎么今个又来,你该不会是瞧上这边老板娘了吧?”
说话的青年嗓门不小,引得掌柜老板娘从那边投来一眼,这南方的妇人粗布衣衫,面相温和,听见调侃并无恼怒,只是盯着那口无遮拦的青年。
“别胡说,这玩笑开不得。”那姓汪的青年立刻朝老板娘投去歉意的一瞥,老板娘略微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眼神上的致歉,又自顾自地低头抹拭柜台去了。
那汪姓青年对自己的同伴道:“贤弟有所不知,再过一个时辰我便要动身去冀州,只怕到时候吃不到这般正宗美味的桂花鱼,所以临走前一定要趁着机会吃个痛快。”
“啊,就是上回你说的那个姨父?”
汪姓青年点头道:“正是,我姨父再过一月六十大寿,母亲腿脚不便,不能亲自前去,我替她向姨父送去贺礼,吃完便要动身启程。”
他的同伴叹气:“哎,那真是可惜了,这顿饭小弟来付,权当给贤兄践行。”话音未落头上便挨了一下,另一同伴道:“汪兄去祝寿是好事,你可惜个什么?会不会说人话。”那人直呼冤枉:“两位贤兄误会愚弟了,愚弟的意思是,汪兄走得太急,赶不上花灯会。”
那同伴奇道:“花灯会,什么花灯会?”现在五月下旬,中元节早过了,离乞巧节又还远,哪里来的花灯会。
那青年搁下筷子,道:“二位贤兄有所不知,朝廷昨天下了诏令,因为沐美人生辰将至,皇上决定今夜在京城举办一场花灯会,届时宵禁解除,铜驼大街上会有舞狮表演,东门前面还要搭个大戏台,朝廷请了四喜班和起云班来打对台戏,要唱个通宵,届时宵禁解除,全城的百姓都能去免费看戏。”
那汪姓的青年原是一个戏迷,一听到京城这两个最有名的戏班子,不由得大感兴趣:“对台戏?他们唱的什么曲目。”
“不晓得,好像是个新戏,”那人想了想,忽然露出一丝新奇的神色,凑近桌子,敲着手里头的一颗核桃,“据说,那戏本子还是本朝国师亲自撰写。”
顾柔听到“国师”两个字,耳朵就不自觉地竖起来,去仔细听他们说的内容。
“国师,你说国观里头那位大宗师?”“正是啊。”那汪姓青年显然惊讶,虽然当今国师才名远播,但是从没听说过他对戏曲有所涉猎,而且国师写的戏,必是一些金戈铁马拱卫河山之类的主题罢,但那四喜班和起云班都是以老旦和花旦唱腔优美著称,说白了就是擅长你侬我侬的花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