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1 / 4)
夏侯召的人抬了一街用红绸子绑的的箱子, 昨夜在街上站了一晚, 又加上一个白天, 陵阳的百姓就是想不知道都难, 一时间消息就传开。
夏侯召前来沈家, 意图求娶木宛童,却被沈家回绝,就连谈了一个晚上都没谈妥。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消息传的飞快, 那些整日盯着夏侯召的,自然也得了消息, 是以附近的城池里的百姓也都晓得了。有的说沈家文人傲骨,不为权贵而折腰,也有酸溜溜的说沈家爱拿架子的。
木宛童自然也跟着小火了一把, 不少人开始好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让夏侯召为之折腰。
这一打听可不得了,街头巷尾的茶馆儿里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沈家的那个表姑娘可真是可怜,你说说,好端端的县主,爹娘没了, 多可怜的一个人。”其中有个人噙了一口茶水,略带遗憾道。
“关你什么事儿?人家姑娘长得国色天香的, 又有沈家那样的外家做庇护, 不比你强多了?用得着你操心!”
“可不是可不是,救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人家可是能让夏侯召放了脸面去三番两次求娶的,哪里可怜了?”
一众人都跟着哄笑起来,头一个说话的人不免红了脸。
仔细想想, 木宛童就算没了爹娘,也比他们这些升斗小民过得强千套万套,哪里用得着他们瞎操心。
五月里莺飞草长,因着樊门关与陵阳都偏北,所以万物生长的痕迹在这里来得更为缓慢。
刚过了春困,木宛童身子还倦怠,不愿意起。一睁眼就已经是辰时了,房里依旧静悄悄的,只有小桌上白玉嵌金的香炉缓缓升着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烟。
“姑娘起了。”刘嬷嬷惊喜道,将床帐子用青玉的钩环挂了,扶着她的手起身。姑娘最近因为刚过春困,又身上来了月信,所以一日里头有半日是昏昏欲睡的,倒也见怪不怪,总比刚来月信时候疼的死去活来要强。
木宛童抱着蚕丝被,懒懒的不想动弹。她自小在沈家与广平王府之间来回辗转,都已经熟悉的很,府上上上下下都知道她的作息。
沈老太君又心疼她,从来不要她来请早安。就算木宛童偶尔勤快了,沈老太君也要打发她回去再睡回笼觉的,木宛童这样懒怠说是沈家惯出来的也不为过。
“今早怎么这么热闹?”木宛童听见外头吵吵闹闹的,不由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