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8)
土壤后,复合肥也会慢慢地、逐层地开始缓解土壤板结、营养缺失等一系列糟糕情况,可以说这是在创造产量的同时蕴养了最根本的土壤。
这次秋收,每个人都是斗志昂扬。
稻田里满满的欢声笑语将身体中的疲惫一扫而光。
收割之后时队长就领着一群壮劳力给大米称重,成功与否,到底还是要靠数据说话的。
“大队长,先称我们家的!”人群中,身着白色汗衫的一中年汉子自告奋勇的站到了前面,看样子是对自家地里的产量很是满意。
“凭啥?大队长,别听他胡咧咧,我家那亩地可是咱队里最靠着黄河堤那块,要称也该称我的!”
“大队长,我家那个肯定过了一千斤,先称我家的!”
“······”
向来和和睦睦的前进大队的朴质汉子险些因为这个谁先谁后斗成乌眼鸡。
“吵啥吵?”时队长旱烟杆子搁大铁秤上敲了敲,抬手安抚道:“就从老根家开始称,他家地最挨着黄河堤,咱一家一家来,都别吵了!”
众人齐心协力开始给老根家称粮食。
“加在一起有多少?”时队长瞥着队里会计,咬着烟嘴含糊道。
别看他面上一副淡定样儿,这会儿心里其实也很没底呢,到底这最终结果没出来之前谁也不能说明白好坏。
队里会计没说话,颤着手又在本子上重新把几个数字加了一遍,这才哆嗦着唇对着时队长对着一圈老老少少期待的眼神道:“亩产一千、一千二百斤!”
热热闹闹的气氛不在,大家瞬间安静得不行,就连空气中的阵阵热风也仿佛静止了。一两秒后,人群中爆发了一阵极为强烈又粗噶的欢呼声。
“翻了整整两倍还多了两百斤,老天爷啊,这、这、我家其他稻子地产量指定比这块高!”这个中年汉子信誓旦旦道,“这块地临着黄河堤,还没到一亩呢,也就九分多一点!”
前进大队一众老少爷们再次哗然!
这他娘的九分地都能亩产超千斤,他们那些一亩地、比一亩还多了几分的地岂不是产量比这还吓人?
一众汉子望着时队长的眼神越发火热,好像看什么香饽饽似的,一心盼着时队长下一个把自己家的粮食称一称!
“时大春,一千四百斤!”
“李支书,一千四百六十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