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6 / 11)
林老实也深感这样吃不消,但创业初期,每天一睁开眼就在花钱,却没什么进账,不省着点哪行。可母亲和兄长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自己的身体若是跨了,厂子怎么办?林老实在心里权衡了一番,最终做了决定。
取舍取舍,有取就有舍,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始终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抓住最重要的就行。
他放出话,将自己的一亩水田和一亩旱地承包出去,村里人有意向的可以来找他。
这时候农村土地紧张,产出又不高,有的家庭还有超生的子女,这些孩子没有划分土地,所以家里的粮食紧张,根本不够吃。加上村子里还没形成务工潮,大家都在家里种地,村里也很少有闲散的土地,这会儿多余的土地就成了香饽饽。
所以林老实这个话一传出去后,很快就有人找上门了。
最后林老实把土地承包给了一户人比较厚道,家里又比较困难的人家。对方帮他交每年一百多斤的公粮,再意思意思地给他三十斤小麦或者稻谷。
将自己的土地转包出去后,林老实又开始考虑鱼塘的事,等饲料厂步入正轨后,他肯定没时间回来养鱼。
而鱼塘,他可是承包了二十年,这才过去两年,还剩下整整十八年,这么长的期限转租给别人肯定是最划算的,还能收回一部分资金。但现在村里没人能拿出几千块,而且鱼塘目前来看是盈利的,比种地强多了。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林老实想到了自己的亲哥。他找上林建义,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饲料厂预计年底左右就会建成,来年就会开工,我肯定没时间回来养鱼了,鱼塘也只能转包出去。你是想跟我进城还是想在家养鱼?”
林建义自从妻子接手了林老实以前孵小鸭子的活之后,他也跟着帮忙,两口子勤快节约,去年底还攒钱买了一个小型孵化器。
有了更科学的工具后,小鸭的孵化率提高了不少。他们两口子今年开始孵化小鸡,基本上揽了这一片小鸡小鸭的生意,每个月都有好几十块纯收入,有的时候还能上百,在农村非常不错了。
所以林老实提起进城这个事,林建义有些犹豫,他若进了城,家里的地,孵小鸭小鸡的活儿还有家里这一摊子事,都要落到母亲和妻子身上。
考虑了一会儿,林建义谢绝了林老实的提议:“我脑子没你灵活,大字都不认识几个,进城也帮不上忙,还给你添乱。我就不进城了,鱼塘我帮你看着,也别转包出去了,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