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合计(2 / 7)
量商量,对了,那个孙公公,就由我去请吧!我们一起在县衙商量对策。
对了,赵教谕,我还有件私事要麻烦你,恳请赵教谕能帮帮忙。我如今去了府里,正是万事开头难的时候,对儿子的教导,真是无法顾及。
府里的教谕,说实话,我还真不放心,我只相信赵教谕,能教导出好学生来,尤其是上原学生的学风特别浓,我很想将儿子继续留在上原读书。
不知道赵教谕能不能收留我儿子,让他跟你家亚青一起读书,不论是否能读出仕途来,只要能得赵教谕教导,我就不怕儿子长歪了,还望赵教谕体谅我这个做爹的一片苦心啊!”
宋业说的极为婉转,不仅捧高了赵子诚,给了他巨大的信任跟推崇,也免了他的后顾之忧,表明自己儿子不一定读出仕途。
尽管自己对儿子的要求,就是要读出仕途来,但这个时候,自己却不能如此说,就怕赵子诚压力过大,反而拒绝答应自己的要求。
儿子住在赵子诚家最关键的是获得赵亚楠的心,其次才是跟着赵子诚读书,说实在的,让儿子跟着赵子诚读书,确实值得自己宽心。
赵子诚一愣,瞬间明白,宋大人是担心自己受到新任县令孟文超的逼迫,才将他儿子留在自家,如此一来,孟文超看在宋大人的份上,也不敢为难自己。
“承蒙大人厚爱,卑职一定不负大人!”赵子诚感动异常,怎么也没有想到宋业将儿子留在他家,真正打的主意,却是他九岁的女儿。
当亚楠得知爹答应宋大人,留宋乔生在自家跟大哥一起读书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感动。
没有想到宋业这个人还是讲义气的,能在自家遇上如此麻烦的时候,让他嫡长子住在自家,这可是高调为自家撑腰呢!
宋大人请自己一起去商量杜绝孟文超沾上上原助学基金的事,自己还得好好想想,看如何做最好。
赵子诚带着亚楠去了县衙,宋业已经将孙谨请来了。四个人到齐,便一起讨论对策起来。
“要杂家说,架空那个孟文超,才是最稳妥的,咱们上原有他无他,一样过得好好的。”
孙谨第一个发言,孙谨是想到了皇上,这么高贵的天子,竟然被乱臣贼子架空这么多年,如今睿亲王的人接任上原县令,索性也架空了他,免得他在上原为非作歹,坏了皇上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