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辍学——人生第一次转折(2 / 5)
两个哥哥,真正称得上过目不忘,学习成绩无比优异,同时还博览群书,叶文昌多年积攒下来的藏书都被叶皓东在十三岁以前看了个遍,小小年纪却不仅是看看热闹,叶文昌考教起他书中的内容时,这小子还能说得头头是道儿,见识甚至还在大多成人之上!总结出这三点,叶文昌与王琳闲聊时对叶皓东曾下了个模糊的评语:“咱这老儿子我教不了,学校也教不了,甚至就算他太爷活着也教不了,只有这大千世界世间百态才是他的老师,这孩子将来无论干什么,都是个能折腾的!”
对于丈夫的话,王琳有着近乎执拗的迷信。
已经二十岁的老大叶皓云正在连市某一本大学读二年级,在这个孩子身上寄托了丈夫生前太多的期望,所以无论多难也要让大儿子念完大学!十八岁的老二叶皓然正在上高三,为了尽早摆脱家中的债务,王琳打算让他改读技校,因为如果改读技校,再有两年也就上班了,可以很快减轻她肩上的负担。她和丈夫工作的厂子是国内有数的大炼钢厂。为培养适合本厂的技术人才,多年来一直办着一所技校,对于叶皓然这样的本厂子弟,只要成绩出色,上那所学校是免费的。叶皓然最近的一次综合测验的成绩是685分,念技校显然已经很委屈了。但在王琳心中,最委屈的儿子无疑非老三叶浩东莫属,她已经决定让这个年龄最小的,也是成绩最好的儿子辍学了。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但壮士断腕势在必行!
就这样,在叶文昌去世一星期后,三个儿子中被认为是最有承受力,也是年纪最小的,仅十六岁的叶皓东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折——辍学。
对于老妈让自己辍学,叶皓东还真没看的有多重。人穷命贱,老妈这也是被钱逼的。更何况他一直认为,如果说老爹的病是从气上得的,那他叶皓东一个人就要占一半以上责任。老爹发现得了癌症的前几年,他可没少给家里闯祸。潜意识里叶皓东是很自责的。甚至到他自认为,他辍学,在这个家来说称得上众望所归。就算是搞一个家庭内部的民主测评,他也有把握四票当选。
老爹头七在家守孝的这几天,叶皓东经常自我安慰: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古今中外无数位文盲半文盲的巨人都是叶皓东的榜样,刘邦混混儿出身,朱元璋是个要饭的出身,清朝的那位茹毛饮血的少数民族太祖甚至靠着一本多半杜撰的三国打天下,自己好歹还读到初中毕业,也算得上文盲线以上了。(也不想想他拿来比较的这几位,纵观华夏古今,又有几位那样的人)。相比较前几位功名赫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