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结局二(4)(3 / 7)
得威远有这么几点可能会被证监会质疑:第一条,会计估计变更频繁并且缺乏可信服的理由。威远过去三年(申报报告期)里生产费提取标准频繁调整,而且影响的利润金额很大,这样一来就影响了报告期利润的可比性。证监会会认为这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公司利润变化趋势的判断。”
“第二,过去三年利润的突飞猛涨,第一年净利润五千万元,第二年七千万元,去年高达一亿五千万元,利润的增长缺乏持续性,稳定性,我们又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数据,解释略嫌缺乏说服力,证监会会怀疑我们利润的真实性.......”凤霖小心的挑着字眼,威远的会计账是她前所未见的烂帐。
王培信被揪住了小鞭子,有点不好意思。利润大起大落其实是他的意思,为了税务原因,过去一直少报,去年为了上市,开始乱报。
凤霖一条一条的讲了半天,她自己觉得这些问题里面的任何一条都足够被证监会毙了。
证监会规定的公司上市最低要求是: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
严然明的公司这么多年没申请IPO,而走买壳上市的路,就是因为他犯了一条:依赖单一供应商。天正有将近50%的货源来自华光,这个问题严然明解决不了,所以根本就没去尝试过IPO。严然明不打必输的战争。
而威远却犯了那么多条,还想申请。威远要是能申报成功,那证监会肯定是它丈母娘。
凤霖终于讲完了。王培信无语。凤霖提的这些问题,中介那边也说起过,只不过说得更委婉,更含糊。今天凤霖这么把所有问题一股脑的细数了一遍,王培信脸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凤霖小心的看着王培信的脸色:“王总,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浅见,我觉得这些问题值得重视,相信中介那边能帮我们很好的包装。”
其实凤霖还有一条没说,那个帮申请的公司水平也不咋的,递过来的文件居然有错别字和签名盖章不全的现象。虽然人家会辩解说,上报证监会的文件他们会再三审核的,但是凤霖觉得工作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一个公司的风格很难改变,既然给客户的文件会有差错,那么给证监会的文件也一样会有瑕疵......不过这种事还是不提了吧,省得把中介也得罪了。
王培信叹了口气,开始跟凤霖讨论她指出的那些问题,说得相当推心置腹:“.......真实的年净利率应该在一亿上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