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三连击(4 / 5)
,“先干了再说。”
屋外突然传来卫兵急报:“长安军使有急件到……”
董先展开急件一看,豁然大笑:“咱们与长安总部想到一块去了……”
三月初八,董先率第六混成旅半个旅约四个主力营兵力,共计二千人马战车,跨过洛水,向北急行军,准备穿过虢州,奔赴陕州解围。
三月初十,六旅到达虢州,邵兴亲自出迎,见到二千军容整肃、兵甲齐备、车马连绵的大军,大为欢喜。引领六旅将士前往早早准备好的军营处休整,商定翌日亲率五百卒附翼随行,前往陕州。
三月十一,二千天诛军,五百虢州军,同时从虢州北门出发,再渡烛水,增援陕州。
这一次,邵兴再不敢大意,先后派出五拨硬探先行渡河,探查前方二十余里方圆情况,确定无敌情后,方敢渡河。
金军似乎认定虢州方面兵少将寡,无力来援,没有在这个方向布置重兵拦截。
虢州与陕州相距不足百里,骑兵急行军一日可至,步兵最多两日可抵。由于此行乃是增援,士兵必须保持充足体力,随时与敌接战,故此行军宜稳不宜急。
黄昏时分,援军抵达距离陕州约三十里处的灵宝县,准备在此歇息一晚,明日正式与金军接战。
灵宝县城残破,难以抵挡金军薄城,原来的县衙,已搬到距县城五里外的函谷关去了。得知援军到来,知灵宝县急忙赶来,欢喜之余,请大军入关休整。
随着时代的变迁,彼时的函谷关,战略地位已远不如秦汉,加上屡经战乱,无力修葺,三个关城都相当残破。只不过,再残破的关城,凭原有老底子,加上因险制宜,在防御方面,依旧是胜过县城许多。
越是接近敌军,越要谨慎。董先也好,邵兴也好,都不会随意置自己的军队于险地,欣然接受了知灵宝县的好意。
灵宝隶属陕州,这个知县,当然是建炎朝封的。只不过,陕州悬于金军势力范围之内,建炎朝那边,根本没人能过来,也没人敢过来当这个知县,所以这知县其实是李彦仙任命的,原为陕州军中一司录参军。此人与邵兴可谓老交情,相见之下,自然欢喜开怀。
食毕之后,董先聚集军中营以上军将进行军议,邵兴亦列席。
军议议题只有一条:明日采取哪种增援方式。
目前增援方式有两种:一,渡黄河,至北岸,绕行至平陆,再渡黄河,回南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