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缺英雄(2 / 4)
披厚甲的,明显是金兵,着皮甲,或铁叶甲裙者,是宋兵。宋兵死状甚惨,许多都死无全尸,被金兵大斧、骨朵或狼牙棒这样的重武器击中,脆弱的身体,就会像积木一样散架……
金兵大多死相要好看得多——因为夺走他们性命的,只是一颗手指头大小的弹丸或破片。
面对这样一支几乎包覆到牙齿的铁浮屠军,赵立的二百牙兵简直就是以生命在拖延敌人,他们给敌人造成的杀伤微乎其微,而自身却损失惨重。但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代价,郭大石率百人队赶来了、梁阿水率第三营赶来了、更多见到警讯的天波骑兵与战船赶来了……
缺乏重装兵种的水师战士,同样付出了刀牌兵与长枪兵的巨大牺牲,为火枪兵与掷弹兵最终歼灭金军最后的铁浮屠,创造了战机。
在郭大石的引领下,狄烈一行来到战场中央,那里围跪着二、三十个泣号不已的幸存宋兵。他们所伏拜的,是一个浑身浴血、坐地垂首、至死不倒的将领——从其所在的位置上看,他一直冲在战斗的最前方,他手中的槌枪柄已砸断,但他的手却握在断柄上,很显然,是抓着断柄槌继续搏杀……
狄烈从跪泣的宋兵中间走过,来到那将领跟前,蹲下,翘首,透过那将领血迹斑斑的蓬乱散发,看到的是一双死不瞑目的怒睛。
郭大石俯声低语:“他就是赵立赵知州。”
狄烈轻轻点头:“我知道,孟副师长说起过,赵知州有一句话‘天诛军可以死战,我赵立也可以战死’,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身后的岳云走上前,啪!对赵立的遗体行了个天诛军式叩胸军礼。
狄烈摘下凯夫拉头盔,缓缓伸手合上赵立圆睁的双眼,慢慢站起,环顾周遭,道:“把所有战死的宋兵遗骸收殓起来,与我军战死士兵一起,火化之后,送回天枢城,一并葬在英烈峰上。赵知州单独埋葬。尽量找到他们的家人,按照我军的标准发放抚恤。”
身后的参谋立即用纸笔记下这条命令。
幸存的宋兵齐齐磕头:“多谢狄军主!”
当兵打仗,路死路埋,沟死沟填,没几个敢奢望骨骸归里的。实际上,战死者最希望的,是自己用性命换来的抚恤,能为家人换得更好的生存物质,他们的要求就这样简单。但在视军兵如贱役的两宋,这抚恤通常只是停留在公文上的数字,很少变成实物,发到应得的人的手里……
这时,梁阿水在两名军士的搀扶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