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曹雪芹名字的由来(4 / 5)
知道迟早祸事要来,也不奇怪。可是那梅翰林家,教子是极有方的。本来说好了过了年就娶琴妹妹过门的,怎么忽然就被雍王爷派人抓走了呢?”
贾五看看宝琴说:“我听说主要是因为王太医出了事儿,梅家和王太医交往甚密,才吃了挂唠,我看很快就会放出来的。”
宝琴叹了口气,说道:“但愿如此吧。真是伴君如伴虎,我早就劝过他们,及早退隐林下算了。”说着铺开纸,提笔写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黛玉看了不住叫好。宝钗苦笑一下,说:“妹妹,你倒豁达,和那梅公子真是一对儿。”
“怎么,你见过梅公子么?”贾五问。
“在金陵的时候,梅家和我家是邻居,那梅公子从小是和我们姐妹一起长大的。”宝钗说。
“哦,敢情还和琴妹妹是青梅竹马呢。”黛玉笑着说。
“可不是,他俩从小就爱在一起玩,不搭理别的孩子们。玩得倒也别致,一个说自己是罗贯中,另一个说自己是司马迁,抱着两本大书,说是他们俩写的。”宝钗回忆说。
莺儿正好走进来,听了就笑着说:“可不是,我也记得呢。他们还给自己起号呢。那梅公子名叫梅溪,是青岛人,舅舅家又姓孔,他就给自己起了个号叫东鲁孔梅溪。那时候琴姑娘还小呢,梅公子就给琴姑娘起了个号叫琴溪。”
宝琴的脸红了,笑着骂道:“死丫头,偏偏就你记得清楚!”
贾五听了一愣,说:“孔梅溪?琴溪?这两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么。”
宝钗笑着说:“我这个妹妹呀,从小就爱舞文弄墨,总讲要著书立说,现在还天天写日记呢,把我们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事情都记录下来了。”
“假王室学?”黛玉打趣地说,“不管真假,你把王室写进去,不怕文字狱么?”
“这个,”宝琴想了想说,“我把真事隐去,编一段有趣的故事。第一件,让它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