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傲骨凌霜千里梦(3 / 7)
子说道:“叫你林妹妹呀,怎么,宝玉叫得,我就叫不得?”
黛玉脸一红,“呸”了一声把宝钗的手打开。
宝钗笑着把桌子上的诗稿拿了起来,夸奖她说:“嗯,颦儿,你的诗越写越好了呀。”
黛玉也笑着说:“你呀,又想拿我开心了是不是?”
“哪里,哪里,好就是好。”宝钗边看边说,“你这头两句‘未遇春风发一枝,花开何必待花时’,顺手拈来,自然流畅。起诗贵在平起高扬。像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韩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洲路八千’;韦应物的‘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都是上乘之作。若是牵强斧凿,便落了下乘。像黄庭坚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笑字用得生涩得紧,似巧实拙。还有那谁的来着,什么‘一上高城万里愁’。”
正说着,贾五走了进来说道:“林妹妹,宝姐姐,你们谈什么谈得这么高兴啊?”宝钗笑着说:“你林妹妹又写诗啦,还不过来看看。”
贾五接过诗稿,连声喝彩:“迎风怒放银盆火,带雪香催月下诗;好美的境界,明月,白雪,红梅如火,暗香浮动,催人落笔。”
宝钗说:“我还是最喜欢这下面一句:傲骨凌霜千里梦,柔情化水几年思。对得也工整:傲骨对柔情,凌霜对化水,千里对几年,梦对思。”
“是啊,意境也美,”贾五点点头说,“数年相思,千里幽梦,铮铮傲骨,似水柔情,正像你们两个。”
黛玉正听得出神,听见贾五这么说,不由得又红了脸,说道:“呸!乱讲!”
宝钗把手扶在黛玉的肩膀上,说:“宝玉,你写了什么诗没有,也拿来给我们看看。”
贾五想了想说:“写诗么,重在意境。有了好句子,平仄可以不论,字数可以不论,韵脚也可以不论。其实诗歌也是随时代变化的,每个时代的形式,风格都不一样。”
“这倒也是,”宝钗点点头说,“上古传下来的《诗经》就有什么‘坎坎伐檀兮’,《楚辞》的风格也类似,什么‘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一直到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都有这个拉长声的‘兮’字。可是到了汉末,这个‘兮’字就开始在诗中消失了。像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植的‘利剑不在掌,交友何需多’。”
“这个么,大概是这样,”黛玉插话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