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调虎离山(4 / 5)
裹脚的事情最后再提吧。”康熙转向麦克,“听说你对英国君主立宪的事情很熟,我们的改革和他们相比怎么样?”
“陛下,”麦克向康熙一鞠躬,“夫子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陛下忧国爱民,虽古圣贤亦不及也。当年英国之立宪,赖有一强大之商人阶级,彼为既得利益者,故而迫使国君实施立宪。盖商人阶级乃是君主立宪之主要受益者也。农夫者,受益不深,贵族豪强者,更是改革之牺牲品。今日之中国以农立国,商人之数量既少,影响更微。改革恐成为无水之鱼,无本之木,在下深以为忧。”
十四阿哥一笑,说:“麦克说得虽然有道理,可是我们也有比英国有利的条件。
当年英国国王是反对立宪的,而我们大清的皇帝是拥护立宪的,这点足以抵消商人阶层过弱的缺点。如果再等几十年,一百年,两百年,等商人阶级形成以后,那时的皇帝未必有胆略改革。而且,如果中国的改革落在其它国家之后,会饱受他人欺负也未可知。”
康熙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道:“好!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可以造时势。趁着我还硬朗,咱们父子联手,给中国打下万世基业。”
十四阿哥恭恭敬敬地答道:“是。孩儿已经召八旗王公开了一个会,把您的变法决心讲给他们听了。”
“哦?反应如何?”
“支持的不多,反对的不少。听说有人在幕后点火串联,可能会有什么阴谋正在策划之中。”十四阿哥严肃地说。
“父皇,父皇,”四阿哥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青海紧急战报,大事不好了,五万人全军覆没,王子腾阵亡。”
康熙面色一凛道:“有这事?拿来我看。”
四阿哥忙把一沓战报和前线奏折交给康熙。康熙看着,面色越来越阴沉。看完后,一言不发,交给了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仔细看着,忽然说:“父皇,这里面好像有蹊跷。”
康熙露出一丝苦笑说:“说来听听。”
“傅尔丹、年羹尧和岳钟琪三人的奏折互相指责,而且互相矛盾。年尧羹指责傅尔丹和岳钟琪按兵不动,致使王子腾全军覆没;傅尔丹和岳钟琪指责年羹尧玩忽职守,放阿布坦骑兵过境攻击王子腾。那年羹尧一贯以治军严谨著称,怎么会失职至此?”
“嘿嘿,”康熙冷笑一声,“或许是有意放水也未可知。”
四阿哥一愣,赔着笑说:“那年羹尧是自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