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围棋大战(1 / 5)
紫禁城内御书房。
康熙倚在小炕桌上看着《北京宫门内外抄》。十四阿哥和大学士高士奇站在他旁边。
康熙一边看一边笑着说:“这个报纸办得真有趣,那些胡闹的王公官员们肯定气得鼻子都歪了,好文笔!是谁在那里主事儿呢?”
“是贾雨村。”十四阿哥答道,“我想变法改革也要舆论先行,就叫他去办报,给我们造点声势。”
“嗯,”康熙沉思地说,“此人才具不错,可是听说心术不正。”
“陛下,”十四阿哥说,“水清无大鱼,非常之时,要用非常之人啊。”
康熙看看高士奇,问道:“你说呢?”
高士奇在康熙年间可以算得是个奇人,三教九流,无所不通,而且交游甚广,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都有他的朋友。家中豪富,杂书读得极多,寻风水、测字、看相、把脉无所不通。号称”四海玉帛归东海,万国金珠贡詹人”。那詹人就是他的号了。听得康熙问起,高士奇急忙走上前半步,回答说:“大将军王说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是太少了。英明君主宁可用才胜德的小人,险中取胜;而不用德胜才的庸人,大事难成。”
康熙点点头说:“这话倒也说的是。”又转向十四阿哥道:“不过,老十四啊,你的心太善,要学会提防别人才是。你回去叫他们再仔细写一篇有关变法的文章,登在报上,让老百姓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以防有人造谣生事。”
十四阿哥答应着退了出去。康熙拿起西洋进贡来的自行船,上好弦,一放手,那船就在炕桌上嗒嗒地走了起来。康熙叹了一口气说:“士奇呀,你看这西洋工匠有多巧,他们造的枪炮比我们造得好多了。百年之后,西人必是我中国的大患啊。”
高士奇说:“皇上,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绝不在西人以下。可是绝顶聪明的人都去学八股文了。朱子说:‘巫医百工,君子不齿。’社会上看不起能工巧匠,才是我们的危险。”
康熙连连点头说:“是啊,是啊,这次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兴办新学,教授科学技术,取代科举制度。”
内务总管赵昌轻轻走了进来说:“皇上,弘历皇孙和贾宝玉都到了。”
“叫他们进来,”康熙笑着说,“我年纪大了,就喜欢和小孩子们聊天。”
贾五和弘历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可是此时谁也发作不得,老老实实地给康熙请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