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张焕的这几年(2 / 4)
,被无数人眼红不已。然而朝廷严禁私人在西域参与棉花种植加工,因此这些年前往南洋开荒种植棉花的大唐人多达数万人,再加上他们带去的奴隶奴仆,短短几年时间里,南洋几座群岛上就多出来了近三十万人。为了抢夺荒地开拓种植园,当地的土著要么被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全部赶尽杀绝,要么被直接抓来做奴隶开荒。
贞观十七年的时候,长安有名的青皮头领李保通过周二虎的举荐,被张焕派往了南洋一带。此人为人心狠手辣,手段又十分狡诈,带着一群奴隶贩子很快就站稳了阵脚,掌控了无数棉花种植园。张焕到达南洋的时候,李保手中已经掌握了数十万亩种植园,手下也有四五万人之多,在当地可谓是名声赫赫,不过并没多少人知道,李保看似威风不已,其实大多数的种植园都是漕帮所有,其精锐手下也多半都是漕帮的人,换句话说这也是张焕为了防止李保作出的一些限制手段。不过李保并无多少不满之处,反而对张焕十分感激,如今在这边可谓是一方诸侯,比起当初在长安做青皮头目,简直是天上地下了。张焕和李保见面之后,私下里秘密谈论过好几次,不过并无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是张焕踏上归途之后,李保忽然下令再次大肆捕杀土人,做得好的给与重赏,再次掀起了捕杀土人的一波热潮。据说到了当年年底,靠近城池方圆百里之内,除了种植园的奴隶,根本看不见一个活着的土人。
张焕回到扬州已经是贞观二十年的十一月了,回到扬州,却意外的见到了图尔坎和儿子张迈。
原来一个多月前,图尔坎就带着前往长安参加科举的百余突厥子弟,前往长安拜见李世民,提出要带着儿子前往江南一游,寻找适合部分突厥人内迁的地方。李世民稍稍和朝臣们商议了一下,就准许了图尔坎所请,派出礼部官员随行下江南。
这些年投靠大唐的突厥人九成都住进了房屋,开始了农耕生活,彻底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再加上种植棉花带来的利润,家家户户都过上了红火的好日子。而且在朝廷的‘大力帮助’,在突厥人居住区全都开办了学堂,和大唐关内各地一样,书籍纸张都免费使用,教授的内容和关内各地一模一样,李世民还几次下诏鼓励突厥人参加科举。如今安稳日子过上了,突厥人无不想着让子孙后代出人头地,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参加科举做官,于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把适龄孩童送往学堂,甚至就连很多大人都开始努力学起了大唐语言和礼节习俗,人人都以说一口流利的大唐官话为荣,以和大唐人联姻为荣。
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