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定居京都(中)(2 / 5)
和於加相处我不管,但是一定要照顾小夏的心情!”我从主位上站了起来,“那么就这样……我还有政务上的事情要处理,你自便吧!”
……,……
说到政务,其实并不是很多。或许是因为在吉良城馆隐居了两年,已经习惯了闲散的日子,我如今虽然再次主政,也是把大部分政务都交给了暂驻相国寺的大老、中老和奉行处理,很少干涉他们。然而,有些事情却是推不开的,例如迎接朝廷和天皇频繁派来的敕使,接受各地大名的觐见之类。另外,山阴和吉川家已经覆灭,一些战后的处置也需要我亲自出面;北近江和丹波国诸豪族虽然有周景和景政安抚,然而这两地分别是秀吉和明智光秀得自信长的封国,好些家臣都出自于织田家或者明智家,也需要格外对待。
在这件事情上,景政倒是方便许多,他只需要把那些出身于织田家与力的武士们安抚好就行了,至于明智家的旧臣和当地豪族,都交给预定入封的筒井家就是。筒井家的养嗣子筒井定次,娶的正室是明智家的女儿,不难得到这些人的拥戴。
当初我转封筒井家时,就曾经考虑过这一番渊源。
景政做完这些工作,很快返回了京都。为了表彰他的这番功绩,也为了补偿他失去的首席中老之职,我任命他为朝廷检非违使、幕府大目付笔头,主管监察各地大名。当然,考虑到他即将随信景出征关东,这一职务更多是名誉上的,具体的事情有另外四位大目付服部正成、本多正纯、山冈景宗、三井高利负责。
至于接见各地大名,很多时候都出于礼仪性质,按照章程客套一番即可,只有德川和小早川这两家,需要我多费些心思。
德川家是降服的外样大名,领地被削减到三河一国二十六万石,比本家的许多谱代还不如,更不用说和亲藩相比。可是,德川家康乃是信长曾经的盟友,资历比我麾下的其余大名都高,自然是不能够怠慢;而且,领地被大幅削减,说他们没有怨言自然是不可能的,这也需要稍稍安抚一下。
和德川家康见面时,我特地颁下恩典,令织田信重麾下的水野信近随同觐见。作为大名麾下的三万石的支藩家老,他本来是没有资格直接见我的,然而他却是德川家康的亲舅父,于织田家也极有渊源,当年德川和织田两家同盟,即是由他负责双方之间的联络。
尽管我表现得十分尊重,特地以“三河殿”敬称,德川家康的举止也非常得体,毫无怠慢之处,可他的言语间却只是一味的谦退,几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