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幕府之制(上)(4 / 5)
点,那就是关于各宗的地位,”我微微一笑,“在预案中,将天下佛门分为三类,一是奈良京时代的南都六宗,二是平安京时代的真言、天台两宗,三是镰仓幕府以来的武家佛门禅宗、百姓佛门法华宗和净土真宗,这种分类十分合适。然而,为什么要把法相宗单列呢?既然归于一类,自然是一体等同,哪怕此宗是南都六宗之首也不能例外。”
天海看了看在座的筒井顺庆,脸色有些奇怪:“法相宗的大本山,乃是大和国的兴福寺。自镰仓时代设置守护以来,大和国的历任守护,都是由兴福寺的一乘院筒井家、大乘院古市家这两大院家担任……有鉴于此,这一宗的诸般制度就必须格外分列,不能与其余五宗一般看待,毕竟这涉及到大和国的统领权。”
“这样不妥,”我摇了摇头,满脸都是不赞同的表情:“既然是佛门法度,就不能屈从与世俗的领权。否则的话,织田太政公为何要讨伐高野山?新义真言宗大本山根来寺现存的近二十万石寺领又如何处置?……如今佛门的种种堕落行径,正是由于领有大量寺领,从而养成骄奢淫逸的习惯,并且倚仗武力扰乱世俗啊!”
这番话说得非常在理,即使是天海也无从辩驳。而且,我记得他以前也曾经这样抨击过佛门,如今对筒井家让步,不过是因为筒井家立下大功,乃是本家麾下有数的大名罢了。
“内府殿下所言甚是。”天海果然这样表态说。倒是前田玄以欲言又止,忍不住把目光投向了筒井顺庆。而筒井顺庆显然很有些紧张,脸色隐隐开始发白,既不愿表示赞成,却也不敢开口向我辩驳。
“至于筒井家嘛……”我略一沉吟,转头向筒井顺庆问道,“除开高野山、东大寺、药师寺、法隆寺、春日大社等寺社领地,大和国的总石高是三十余万石,而且还有部分没有赐封,属于织田家和羽良家的直领吧?”
“正是。”听我问他配下的石高,筒井顺庆总算松了口气。
“那么就请筒井家领受丹波一国,作为世俗大名延续下去如何?丹波国领地接近三十万石,比你目前的领地稍多一些,就作为余对你的补偿,”我向他笑了笑,“不瞒你说,有鉴于畿内这百年的动荡,除了忘忧院殿的母家入封河内国、负责幕府与朝廷的联络外,余不打算留下任何五万石以上的大名,而筒井家则是这其中唯一的特例。”
我把话说到这个程度,筒井家还有什么话说?对比历史上转封伊贺国,这已经是极大的优待了,筒井家既然能够屈从于秀吉,没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