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进退之道(上)(2 / 5)
度上,甚至可谓是合乎正道的行为,所以不应该对他过于苛责。我方目前的被动形势,主要还是因为之前与逆党的亲善关系,以及有心人推波助澜的谣言,这些都不由本家的控制……三重殿的事情,同样是如此。依据织田家法度居于安土城的武家眷属很多,此次有不少人失踪,这都是逆党起事之故,三重殿为什么就一定能够免遭困厄?而信景随同左府殿下前往京都,所遭受的困厄并不亚于三重殿,能够自保已经是邀天之幸,为什么要对三重殿的事情负责?”
“父亲大人如此宽厚,儿臣实在感激涕零,”信景哽咽着叩头道,“虽然这样,但是不能为父亲大人张目,也没有照顾好母亲大人……”
“都说了,我不会为此苛责,”我摆了摆手,把目光望向众人,“刚才我听到诸位的讨论和应对,其中多有机诈诡变之处,这都是小道,可以用在一时,却不能仗之一世。这些我同样不会苛责,因为我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急功近利想法……但是,如今本家既然决定担当天下之责,行事就必须毫无指摘,不仅要谋一世,还要能够为后世之鉴,如此方能长治久安。”
“那么,请问主公准备怎么做呢?”听我说得如此郑重,蜂须贺正胜等人躬身下拜,神态凛然的问道。
“明国先贤曾有言: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此,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炎火,触之则碎,犯之者焦……这就是我准备的战略。”我回答说。
“主公准备放弃这次统合织田家的机会,专心于治理本家领内?”尾张国出身的山内一丰听出了我的用意,吃惊的抬头望了过来。
“不错,”我点了点头,“如今本家受困于谣言,引起了不少重臣的疑虑,想统合织田家实在太过勉强,即使依仗武力而达成,也会信望大失,并且为后世开了不好的先例;明国的历史上,昔年曹魏逐汉献帝,不久即为司马氏所篡,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况且,本家若是出面统合了织田家,下一步必然是逐渐取代,而新旧交替之时,无论如何都免不了冲突,很可能要对昔日同僚举兵相向。这实在是很不光彩的事情,名声上同样不好听,我即使无力阻止,至少也不希望亲自为之。”
“可是,不去争的话,怎么能够上位呢?若是别家掌握了中枢,以整个织田家的名份胁迫本家怎么办?”暂代周景治理土佐的本多正信问道。
“除了本家以外,别人掌握了中枢,能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