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敲竹竿(1 / 3)
奇耻大辱!阳光日报的头版头条以此四字吸引眼球。
纸总包不住火。尽管总理温耐极力封锁消息,但终究还是无法阻止政敌的攻击。
半天之内,全国哗然。
这是继一个多月前第七旅战败以来的又一个挫折,可以用破天荒来形容。短短两天内,缅军成建制地丢掉一个22师与一个第七旅,空军的米17直升机团几乎丧失战斗力。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缅国政府军围剿少数民族的战斗数百场,十有八九打得各少数民族节节后退,最不济也能混个平手,何曾尝过此等败绩?
媒体将责任归咎于政府,总理温耐被描绘成罪魁祸首。
当天,内壁都、阳光城与蛮德勒等主要城镇掀起大游行,势头直追大半年前那场导致军政府垮台的颜色革命。
温耐又惊又怒。惊,为果敢军的强悍,怒,为反对派漠视大局的同根相煎。主次有别,果敢军远在天边难以威胁他的地位,但是民主党不一样,唇枪舌剑更厉害,随时要他命。于是,温耐暂时压制报复果敢军的欲望,将矛头转向内部,一边宣布戒严,一边调集军队进驻首都防暴。
当然,温耐并非吃素,防守强硬,进攻更积极。他也大打媒体战。智囊加兰建议将污水泼向汉龙国:惨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汉龙国的军事干涉。证据?很好,果敢军的防空导弹与反坦克导弹哪来?操作人员哪来?刨去这些因素,缅军会战败吗?
你来我往的口水战中,缅国国内的矛盾被成功转移,汉龙国渐渐成为民众宣泄郁闷情绪的对象。
不管如何闹腾,果敢特区算是暂时安全了,经此大战,缅军一年半载内无力再来骚扰。
然而,曾大帅必须面对一个烂摊子。家园遭受战火破坏,百废待兴;人员伤亡,需救治安抚;征兵扩军,粮草先行。总之,仅剩的千余万花旗元转瞬告罄。
战后第五天,从汉龙国紧急赊购的首批数千吨钢材与水泥随十数条船只顺江到达码头。曾大帅亲率军队迎接。
怒江码头被士兵们重重封锁,任何人未经允许严禁靠近,更不准照相。
基建离不开钢筋水泥,相关物资果敢特区向来都是从汉龙国滇州进口,在陆路堵塞运力稀缺的情况下,曾大帅选择河运。此前,怒江码头先后受北瓦与第七旅的控制,歼灭第七旅之战为果敢特区创造了良好的局面,特区地盘扩展到了麻铜镇,怒江码头理所当然纳入势力范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