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蓄势待发(7 / 12)
,再说下去,他怕是又要在整个非洲烧火了,只能唯唯诺诺的应和,找个机会走了。留下墨索里尼还在继续编织那总要别人帮忙才有可能实现的梦想。
希特勒得到的电报比墨索里尼晚了几个小时,不过希特勒得到的电报显然比墨索里尼得到的要详细的多。其中不只答应了将在半个月内出兵希腊,稳定巴尔干局势,还就英德决战的问题提了一些意见。
阿拉斯加答应出兵希腊,希特勒同时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终于不用再理会墨索里尼这个笨蛋了。其二是终于如愿将阿拉斯加提前拖下了水。
在他原本的设计当中,阿拉斯加提前参战,英德海战就可能推后,虽然英国人多半会提前发动,但德国却可以选择避战了。
以此前的局势中,最早是德国想要主动寻找机会歼灭英国北海舰队,甚至全歼英国本土的全部舰队,只是英国人选择了避战。
后来英国海军开始大规模集结,海战的主动权逐渐落到英国人手里,因为登陆补给航线必须保证安全,所以当英国舰队完成集结后,英国舰队很容易就能找到德军要害,航线是无线移动的,补给港也是无法移动的,所以德国海军为了保证补给线不被破坏,只要英国舰队出动,德国海军就只能接战,避无可避,他们避,英国海军很轻松的就能摧毁补给线,把现在德国掌握的所有港口摧毁。没有了本土补给,在英国本土又因为英国人自己的大肆破坏烧毁物资,无法搜集到足够补给,德军登陆部队就可能自行崩溃。英国取得制海权,却可以依靠利物浦、朴茨茅斯、纽卡斯尔、伦敦等还没有沦陷的大小港口通过海外资源积蓄实力,最终将德国登陆部队完全拖垮甚至直接摧毁,那时,英德之间的局势将彻底逆转。
当然希特勒并不知道,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下,到时双方避无可避,必须决战。他的盟友阿拉斯加才有把握提早集结舰队准备做黄雀。
当然,希特勒还是知道德国不能避战,而决战呢,以德国海军的实力没有把握战胜英国舰队,所以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阿拉斯加提前拖下水,而不是让阿拉斯加躲在幕后,等英德决战结果出来再做决定。
所以希特勒一次次的付出各种代价,满足阿拉斯加一个又一个条件,就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阿拉斯加加入,海战,德国才有底气。
虽然一直没有达到目的,但希特勒仍然在努力,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通过一个希腊,达到了这个目的,虽然有些晚了,但只要阿拉斯加与英国正式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