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无能盟友(3 / 12)
所说的话绝不会让人听得一字不漏。加上桥下河水流淌声干扰,他们甚至认为不会有人听到两人所说的只言片语,所以希姆莱在回忆录中记载的两人会谈的内容并不被所有学者们接受。
当然之所有这次会谈的内容成了后来历史中无法完全解开的一个谜,还在于两人会面后很长一段时间,世界大势并没有多少让人意料之外的改变,阿拉斯加也并没有马上介入对英战争,即便是出兵北非也是在几个月之后了。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历史学者无法从当时发生的一些大事件当中推测出一星半点会谈的内容。
唯一可以让大多数人接受的一个推测就是,这次会谈可能涉及到了德控区的一些问题,因为在此期间,希特勒在一直坚持采用殖民地式统治的德控区内,突然改变了一贯的做法。
在德控制区内连续几日,陆续成立了乌克兰自治共和国(后来历史简称西乌)、俄罗斯民族自治共和国(后世称西俄),白俄罗斯自治共和国,就连被认为普鲁士人发源地之一的立陶宛一带也成立了东普鲁士自治州。
允许这些控制区内大族自治的同时,还允许自治政府训练一批安全部队,一下子将原来已经开始联合的各处民族派别给分化了,一半人因为这次自治转而开始重新接受德国人的统治,剩下的一半人中也有不少人开始转为中立,导致反抗运动的火星一下子就被扑灭了不少,虽然后来这些反抗势力仍然采用武装反抗的形式发起暴动,但因为有了自治政府的安全部队,也减轻了德军的压力,基本上达到了以乌制乌,以俄制俄的目的,使得在此其间,德军仍然能集中绝大部分精力用兵英国。
同时自治政府为了争取更多的权力以及压制那些反抗势力,在此期间也不得不进一步靠拢德国,以争取更多的支持,稳定他们的自治政权,使得德国的资源搜集虽受到影响,但却不至于致命,而那些被自治政府镇压的反抗势力成员也被自治政府主动送往了德国,仍能缓解德国男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德国人的接收也仍旧可以心安理得,可以说这都有力的支持了德国的对英战争。
这是这段时间的大事件,也是对德国产生了直接好处的大事件,只是在大桥会谈开始前,民族自治已经开始了,所以虽然很多人认为会谈与此有关,但却也不为所有人接受,至少很多人都认为,两大巨头会面绝不会只是为了这样的事情,毕竟德控制区不管好还是坏,与阿拉斯加人似乎都没有什么直接干系,叶枫有必要为这件事情,从费城远赴莫斯科和希特勒进行一次短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