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德国抢攻(11 / 12)
人从七月份才开始从西线抽调主力大军部署到东线,是不可能在八月份发动攻势的,甚至考虑到德军不太适应冬季作战,德国人要发动攻势也可能等到明年。
正是这个估计不足,也使得苏联在西面边境的军事力量一直没有得到大幅度加强,朱加什维利还指望着通过再一次全国动员征召更多新兵,在冬季完成在西面边境的增兵,如此到明年,就算德国人要趁火打劫,苏联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结果这一次侥幸证明是极其错误的,气势如宏的阿拉斯加还没有发动新攻势,德国人却已经如狼似虎的发起了全面进攻。
而这次失误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薄弱的防线、低下的兵员素质和士气、指挥官浅薄的指挥经验使得在德军发动闪电突袭时,边境苏军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一触即溃。
德军的突袭打乱了朱加什维利所有的计划,在收到战争爆发的消息的第一时间,他便召集莫洛托夫等人商议出了目前唯一能做的对策,要调集更多的军队抵挡德国人的兵锋,只有稳住阿拉斯加人,只有与阿拉斯加及其盟友议和,消除其他三面的战争威胁,他们才能把那三面云集的数百万大军抽调大部分调往西线参战。为了达成议和,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行。
也正是因为这样,阿拉斯加才会在苏德战争爆后不过短短一个多小时后就收到朱加什维利发出的由美国转交的亲拟议和电报。
让朱加什维利有些兴奋的是,这一次阿拉斯加回复非常快,而且还是一个让朱加什维利有理由感到高兴的回复。阿拉斯加答应就停战事宜进行初步磋商。并表示同意按照苏联方面的意见,为争取时间,在目前伏加尔地区双方控制区相邻的边境小镇新乌津斯克进行和平谈判。
朱加什维利是高兴的,这个小镇处于双方大军控制区边缘,双方控制一半,在收到回复的第一时间,朱加什维利即命令外长莫洛托夫即刻飞往新乌津斯克,等候即将到来的阿拉斯加外长杨国平,而英美两国收到阿拉斯加有意和谈的消息后,也大受鼓舞,现在苏联形势严竣,英美两国也不想多耽误时间,所以两国已经就近命令两国驻苏大使和驻阿大使同机前往,担任临时调停代表,而英国正式特使哈利法克斯爵士和美国正式特使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则预计三天内可以乘机抵达。
8月9日,当杨国平与英美临时调停代表相继抵达新乌津斯克,与莫洛托夫的苏联代表团展开第一轮非正式磋商,阿拉斯加方面表示出希望和谈成功的意愿后,朱加什维利便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