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诗暖花明芳万点(3 / 4)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张居正,当代之大“文胆”,确实不同凡响。这几十年的诗文功力,在背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朱翊钧自从与晴天互通书信后,对诗词典故的理解和感悟都有了很大提升,首先觉得张居正选这首诗就高人一筹。
此诗咏菊,但是于诗中还提到“桂丛”,非常契合今日之“双花”主题,甚至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在一首诗中有如此巧合的,说明这位当世“文胆”之博学广闻,将历代诗篇早已烂熟于心,才会如此精准。
至于各个韵脚等基本功就更不用说了,总之听张居正背起此诗来,感觉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解读,令人陶醉其中。
“妙妙妙!”朱翊钧此时鼓起了掌,并主动说起了此菊诗中含有“桂”字,真是天下无双,听得李太后和冯保也不住点头,大声叫好!
接下来,该冯保的了。
他知道这是张居正的强项,所以也不张扬,缓缓站起身,诵出一首。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犀》。南宋。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乐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凭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朱翊钧一边听,一边感触不已。要说冯保也是当世之俊才,如果不是因为自小入了宫门,也是一代奇伟男子。
照理说他是一个太监,不会喜欢豪放之词,应该爱好婉约或者略带阴柔之诗才对,可他偏偏念起了典型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之作。
要知道辛弃疾可是南宋一代文武全才,既是大文豪,亦是奋勇抗金的虎胆英雄。
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六百余首诗词存世。
军事上,他曾率五百多人袭破敌军几万人大营,将叛徒擒拿带回。其惊人勇敢之果断,在当时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或者在冯保的心中,这位文武全才之辛弃疾就是他的偶像吧。
他正在思索之中,张居正已经领头叫好,并亲自点评:“冯总管此词甚佳!稼轩先生此词着实豪迈!第一句少年痛饮,就道出了无限气势。及至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