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下)(3 / 4)
不悔。直至蜀汉覆亡,仍以生平最后一计,携另外两杰邓艾、钟会共赴黄泉。
不过,今时再不同曾经的历史。魏国后期的擎天巨柱邓艾已经成了我的义子,如今上天又将姜维送到了我面前。
“阿斗,便宜你小子了!”我摇了摇头,感叹着未来女婿的好运。
“张征西,犬子有何不妥么?”见我摇头,姜冏大生疑惑,恭敬地询问道。
“正阳莫要误会,我只是想到家里的疯小子!”我哈哈大笑着摆了摆手,“张某长子恰好与令郎同岁。不过,却是太过顽皮,不比令郎聪颖!”
“张征西将门虎子,岂犬子可比!”姜冏谦虚地回道。
“正阳可曾听闻过荆州鹿门书院?”
“自然听闻过。”听到我这么一问,姜冏立时面现无比虔诚敬慕之色,点头说道:“庞公世之鸿儒,非但学贯古今,更兼德行高厚,不慕功名利禄,隐居鹿门山开院授学。
庞公门下,三卿(徐庶、诸葛亮、庞统)四太守(孟建、石韬、崔宏、习桢),英杰倍出。冏慕名久矣。”
庞德公本就是当世大儒,声名极著。独具特色的书院式授学方式,成就辉煌的鹿门学子,更将他的名声推到又一个颠峰,无数权贵门阀都想将族中子弟送往鹿门山求学。偏他又淡泊名利,对这一切根本不在乎分毫,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择徒而授。去年,在他隐隐透露出想将邓艾培养成关门弟子的意图,今年鹿门书院就的确没有收纳一个弟子。
这么一来,无形之中更将鹿门书院边成了天下士子心目中的求学圣殿。
“正阳,可愿意让令郎到庞公门下求学?”我不动声色地抛出了一个大圈套。
姜冏面色骤变,浑然忘却了场合,腾地站起,险些将酒案碰翻,急切地说道:“张征西所言当真?”
我笑着点了点头。
“姜冏谢过张征西厚德!”姜冏毫不迟疑地长身向我行了一礼,面上的喜色完全掩饰不住。
……
宴散之后,大哥微觉好奇地向我询问道:“三弟,德公已有意收山闭院,你为何又举荐姜冏子于德公门下?”
“弟曾听闻,汉阳(天水)姜氏有一麒麟儿,名维,聪颖绝伦,半岁能言,一岁识字,三岁通读千字之文,没想到居然就是姜冏之子。如此少年俊才,正可为阿斗日后所用!”我笑着回道,“以此子天分,必可令德公喜而收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