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下)(2 / 4)
击中的。
感慨的同时,崔琰更对自己听从卢毓劝说没有参与此事大觉庆幸。
卢毓却没有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自得,反而轻叹了一口气。虽然预料今日朝堂上会有一番风暴,但卢毓却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分出成败。在对手高明的计策下,刘助等人如瓮中之鳖,全无反手之力。
“是谁筹谋了如此计策?”带着一丝疑惑,卢毓转移了目光,在下首的徐庶、蒯越等人身上巡望了一遍,最后不自禁地停驻在了诸葛亮身上,隐隐然感觉这个儒雅风流的青年大司农似乎与此事有不小的关系。
似乎是感受到了什么,诸葛亮转过头,恰好迎上卢毓的视线,温和有礼地微笑了笑,作为回应。
想起许靖对于诸葛亮的不屑评价,卢毓一声暗叹。
到了这一刻,朝争之事基本大局已定。现在需要关心的,只是刘助、许靖等人会领受何等罪罚,以及此事会牵连到多少人。
……
朝会终了,张昭奏请伏太后和大哥同意之后,罢刘助司空之职,罢许靖宗正卿之职,革除秦翊中散大夫职,并即刻将三人羁押于廷尉府。
光禄勋蒯越暂行司空之职,廷尉丞韩嵩暂行宗正之职。
廷尉府审讯刘助三人的同时,对弥补日食所造成恶劣影响的之事也迅速展开。
奉常卿伏德将即刻筹备修禳仪式,以祭上天。同时,新任太史令严峻负责重新查定‘日蚀’一事,看此次天兆究竟是应于何事。因与‘日蚀’隐报之事无关,前太史丞王峰官复原职,携同待罪之身的前太史令张进,共同协助严峻。
……
廷尉府的审讯进行得相当顺利,希冀以坦白配合赢得宽恕减罪的许靖、秦翊两人,几乎是毫无保留地供认了自己的罪行,指证刘助为主谋,并供出一应与此事有关的朝臣。不出意料,多半皆是“北臣”。
刘助起先还拒不回应廷尉府的问讯,甚至大声叱骂大哥“篡臣贼子”,叱骂张昭“助纣为虐”。但在确凿无疑的证据面前,在许靖、秦翊的当面对质下,失去了坚持的勇气,随即竟开始大肆构陷其他朝臣。据他指证,司徒卢毓、户曹尚书崔琰等二十余位朝中官员都参与了此事。
情知难逃一死,甚至九族难逃,刘助开始寻找垫背之人。
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了解到刘助、许靖、秦翊正在大肆出首指证,参与此事的“北臣”一面唾骂这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