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下)(4 / 4)
……
两日后,朝议之时,黄门侍郎陆绩宣读了天子对北伐将士的勋功令(实际是由大哥与徐庶、鲁肃、张昭等人协商拟定)——
二哥拜征东大将军,假节钺,晋历阳侯(县侯);
我拜为征西大将军,假节钺,晋西陵侯(县侯);
赵云晋镇北将军、黄忠晋镇南将军、魏延擢升为左将军;三人均由亭侯晋乡侯;
诸葛亮、庞统晋乡侯;
文聘、甘宁、庞德、马休等人官升一级,爵晋亭侯;
马岱由于情况特殊,暂时未做封赏;
……
除封赏立下勋功的北伐将领外,十八万参战的士卒也得到了颇为优厚的赏赐——阵亡的士卒,其家人除了可以得到抚恤外(钱、粮,或是田地、耕牛),还可以免三年徭赋,再往后五年徭赋减半;
伤残士卒,可有两条选择——其一,解甲归田,由地方官府负责为其婚配,并赏赐田地、屋舍、农具,二十年内徭赋减半;其二,继续留在军中,协助操练新兵。这些伤残军卒基本都是沙场老兵,他们的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于其余士卒,也有钱帛的赏赐。
大哥还提出了一个很具建设性的考虑——功民制!
其主要内容包括:
凡阵亡士卒、伤残士卒,皆可得朝廷亲赐的“功民”身份。非阵亡、伤残士卒,若杀敌十人以上,或斩杀敌都尉以上将领,亦可获“功民”身份。
凡功民者,见县令长以下官员可以不行跪礼,凭此身份可为其家人免除两成的徭赋……
“功民”身份可以沿承,阵亡士卒可以沿承两代,伤残及其余士卒可沿承一代。
……
此外,大哥宣布将于本月中旬在寿春英魂陵(专门敛葬阵亡将士的陵园,铭刻阵亡将士名录,接受四时祭祀,位于寿春城南),为北伐阵亡将士举行盛大祭奠,招还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