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上)(2 / 5)
一边观察着马岱的表情,见其神色专注,斟酌着语言说道:“韩遂虽然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但他毕竟在西凉经营多年,颇有根基。如果他以最快速度返回,而我方又未能完全稳住局势,西凉的归属恐怕还有得一争。”
“仲达先生说的在理!”马岱思索了片刻,点头说道,“那咱们该怎么办?”马岱虽然对韩遂恨到了骨髓,却对这个血仇之敌的能力却没有小看半分。
“只要先行派遣几批游骑,将这几条要道封上,应该有七成把握能够截住通信的使者。不过……”司马懿在地图上比划出了几条道路,随即语风突然一转,“如果让韩遂收到西凉这里的消息,倒也不是没有好处!”
“啊~?”马岱一时没能适应过来,下意识地反问道,“什么好处!”
“韩遂如若着急返回西凉,那中原的战力对比必将有所改变,张飞将军便能够借机重新压倒曹操。”司马懿沉声回道,他那低垂的双眼中不为人见地闪过一丝莫名的光芒,“如果派遣游骑截击敌军信使,便能赢取多些时间来安定西凉,彻底断了韩遂的归路;如果不派遣游骑,则有助于缓解中原战局之困,却不利于西凉大势安定。”
抬起头来,司马懿看着马岱,摇头“无奈”地说道:“懿也是左右难决,才想请马将军来决定。”
司马懿摆出的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马岱听后,一时间也楞住了——从内心中讲,马岱自然想先彻底绝了韩遂的后路,看这只老狐狸是如何在绝望中死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马岱却也是刘备军中的一员,行事决策自然应从北伐的大局入手,除非他选择自立……
应当说,回到西凉的马岱,正如虎归山林,龙游大海,只要能够拿下凉州,他完全有割据一方的实力。
……
在马岱沉思之时,司马懿也在面色平和地观察着他。
这所谓的“两难”问题,其实正是司马懿给马岱的一次考验,考验他到底有没有那所谓的“雄心”或是野心——如果马岱选择截击信使,则说明他已经不从刘备军北伐的全局考虑问题,也就是说他已不认为自己是刘备军中的一员。如果这样,司马懿将会自行通过刘备方的潜伏细作将凉州变乱的消息以最快速度传回中原,进而设计让马岱跟韩遂来个两败俱伤,为日后刘备军平定西疆扫平障碍。
如果马岱做出的是另一个选择,司马懿则会尽心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助其报仇雪恨,并夺下西凉。
以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