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大西洋上的较量!(2 / 6)
但是没有成功。
1940年1月对一支法国运输队也试验了这种战术。占领法国的海军基地和比斯开湾各港口之后,为德国提供了使用潜艇的巨大的可能性。德国潜艇有限的航行距离已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了,从德国到北海通过丹麦诸海峡的那条遥远而又危险的航路也不再利用了,这是由于使用了比斯开湾各港口的原因。德潜艇不必再伏在英国海岸附近了,以前德潜艇在那里几乎不断地遭到岸防航空兵的巡逻机和英国海军驱逐舰的骚扰。
曾有一段时间,英国船只受到攻击的地点延伸到了西经25°的界线。英国海军的护航舰艇和岸防航空兵的飞机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活动半径又小,在西经15°左右就不得不离开护航运输队。
在大西洋的西部,哈利法克斯护航部队中的加拿大驱逐舰将运输队护送到哈利法克斯以东约350海里的地方,然后转而加入一支西行的护航运输队。原来的那支运输队在一艘辅助巡洋舰的单独护送下继续航行,直到与英国西部海防区的护航舰艇相遇为止。
德潜艇很快集中在两国护航兵力活动半径之外的空白区里,击沉了许多商船,德国人把这段时间叫做“快乐的时光”。
挪威作战以后,U艇需要修理和改装,有几艘被当成练习船,配备给了德军潜水艇学校。
1940年6月以后,U艇又能对船队展开攻击战了。
一开始,U艇部队的活动只限于在英国周围的海域,特别是在英国海峡两端附近。
6月,德国攻占法国,比斯开湾的维利翁、圣拉塞、布勒斯特、波西多、拉巴利斯等,就成了U艇的基地。自此,U艇为了攻击盟军船队,就可以通过没有盟军舰只的海面,当然也就不必浪费时间与燃料了。比起位于德国本土的基地,从法国的基地出发整整缩短了800公里,当然U艇也就可以进击到大西洋的深处了。
驱逐舰只把驶向美国的船队送到西经15°线,与驶向英国的船队碰头以后,再把它们护送到英国。
后来,盟国再一次把护卫距离向后延长了。这样战场就从沿岸水域转移到浩瀚的大西洋——于是,大西洋之战掀开了序幕。
1940年夏天,U艇时常遇到护卫兵力极少、甚至丝毫没有护卫兵力的船队。因而,邓尼茨所提倡的“夜间水上攻击”战术,终于得到实施。
使用这种战术以后,潜艇探测仪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利用狄塞尔引擎全速奔驰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