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跨岛攻击(3 / 4)
已经损失了超过50%的兵力,指挥系统也被彻底摧毁,只能进行一些零星的抵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军采用的是牛刀杀鸡战术,投入的登陆部队有两个陆战师之多,另外还有一个整师的守备部队。
一切都如预计的那样顺利,第一波登陆艇在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靠上了海岸,美军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向海岸纵深挺进,一路迅速抢占海滩上的制高点,建立牢固的滩头阵地,掩护后续部队和物资登陆。
日军残部在撤退到城区之后进行了仓促的抵抗,但是因为没有既设阵地可以利用,很快被潮水般涌上来的美军打得连连后退,等到美军把十几辆坦克投入战斗之后,日军的抵抗很快被彻底粉碎,城区迅速被攻克,守军一部分被消灭,另一部分撤退到城外的丛林中。登陆的美军很快占领了制高点,筑好了周界防线。
爪哇登陆获得了完全的成功,美军以伤亡两百余人的微小代价占领了泗水港和它的水泥跑道机场,美军航空兵立即以这里为基地,对爪哇岛上的日军另一个据点雅加达开始猛烈空袭,陆战队在数十辆坦克打的掩护下大踏步向前推进。
同一天,另一支美军舰队在望加锡登陆,同样有一个良好跑道的轰炸机机场。日军在这里只部署了两百多名守备部队,再加上机场和港口的工作人员也不到六百人,由于地域狭小,根本没有战略纵深,岛屿的任何地方都处于美军舰炮的射程之内,所以在连续半个小时的炮击之后就宣告失守。
麦克阿瑟通过一次漂亮的长途奔袭,将日军澳大利亚派遣军彻底孤立起来,同时使日军精心设计的圈套落空,重兵密集的拉包尔变成了日本统帅部的鸡肋——继续维持如此规模的驻军的庞大消耗对日本联合舰队来说是个非常严重的负担,如果放弃的话就再也没有机会与美军在太平洋上一较长短!与此同时,在是否反击爪哇美军、如何反击美军上,日本统帅部也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印度尼西亚所属各岛屿位于亚澳两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是控制两大陆两大洋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另外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是日本进行战争所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而在日军登陆澳洲之后,又变成了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战略地位的重要无论如何强调都不算过分。然而,此时日军在整个印度尼西亚驻军还不到两个师团,并且分散部署在十几个孤立的点上,如果让这些部队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反击美军,简直和自杀没有什么两样!
澳大利亚派遣军倒是还有数十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