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三大定律(3 / 4)
小行星空间内。
对人类来说,最近的宝藏,很有可能就是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数百万颗小行星。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与灶神星等多颗较大的小行星,还预测一些小行星上拥有极为贵重的自然资源。比如,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的天文学家就探测到了一颗直径超过一百公里、完全由铁矿石组成的小行星,或者说就是一块巨大的铁陨石,而其储存的铁元素,是地壳中全部铁矿储量的一万倍。还有科学家预测,小行星带里,很有可能有一颗、或者多颗由重金属构成的小行星。对人类来说,这些不算太遥远的小行星,绝对是无价宝藏。
可以说,小行星的巨大价值,根本无法用财富来衡量,更应该重视其对人类未来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
比如,在飞往宇宙深处的时候,就可以在小行星带上建立前进基地,利用小行星上的资源生产与建造宇宙飞船。要知道,小行星的引力都非常小,宇航活动更加便捷,而且离处于太阳系中间的大行星非常近。
陆雯的计划中,就将用大量宇宙飞船去探测小行星。
所幸的是,这项工程虽然规模巨大,但是实施的难度并不大,特别是在重力场屏蔽材料的生产技术提高之后,基本上是一项简单的工业生产工作了。至于重力场波动探测器与运载飞船,都是无人操作的。
当然,这项工程还推动了另外一项技术快速发展。
这就是量子通信技术。
在该工程中,最大的麻烦就是通信。如果使用传统的通信手段,那些部署在小行星空间的探测器发出的信息,要到一个小时、甚至数个小时之后才能传回地球,而且通信设备的功率必须足够大,电磁波信号在传回地球的时候才有足够的强度,也才能被地球轨道上的通信卫星截获。
如果有一种更加有效的通信手段,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毫无疑问,最有效的通信手段,就是量子通信技术。
按照量子理论,两个相同的量子,不管间隔多远,其中一个量子发生变化,另外一个量子将立即发生变化,不受光速限制。也就是说,基于量子理论的通信技术,不再受到空间距离的限制,不管空间距离有多远,都能在瞬间传递信息。
问题是,攻克量子技术的难度,似乎比克服反重力场技术还要大。
事实上,直到五十年之后,也就是一万二千套重力场波动探测器全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