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庆帝之燥(3 / 5)
俊美异常,但其手段和见的,的确非凡,而且,他仅靠薄弱兵力硬是守冀东城对抗明王二十万大军半月有余,其能力,不容质疑。
虽然他最后在城破时弃城遁走,此行为稍显失气节,可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方可有柴烧,绝大多数人是赞同林唯棠的做法的。
对于这一点,庆帝心里深处也同样赞同,否则也不会指名再让他随征了。
所以,此时,庆帝虽危险的眯起了眼睛,却并未表示出怒意,只是盯着他。
林唯棠恭敬上前,将自己的理由陈述,顺道请动请战。
庆帝听了他的话后,面色缓和下来,沉吟片刻,采纳了他的建议,由他出征。
这一战,虽只是试水,也是明王的试探,并没有大规模的兵力,但林唯棠用事实证明了他的价值,也越发让庆帝看重。
接下来两个月里,林唯棠也隐隐地成为了亲征大军的军师级人物,由他献的计策和领的兵,虽也有败,但相对而言,明王一方在林唯棠手上讨不到大便宜,庆帝对于林唯棠的话,也都能听得进去,赖以重用。
战况,再一次陷入对峙僵战之势。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也许,对朝廷一方来说,也算是好事,
可庆帝急着镇压越来越庞大的反军,回京掌政,在战况稍稍稳定下来后,硬是从乌城再下令抽调了十万兵力,以图一举歼灭明王大军。
当然,一开始,庆帝并非是打算从乌城调兵的,而是强行征丁。
经过林唯棠急力相劝后,他最终还是打消了强行征丁的念头,他也知道不能再触怒百姓!
而且林唯棠说进了他心坎里,强征来的新兵,未受过训练就上战场,白白送死也就罢了,他就担心那些人对他有恨,到时候临阵倒戈,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乌城虽与楚国边关对立,是国门,但楚国与周国之战,余波未消,楚国想要对大元国动武,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他还是下令从乌城调兵。
只是,增援兵力还未到,就先收到了乌城急报,楚国北桥关兵力压境,虽无明面上的攻击,可楚兵暗地里,骚扰边沿百姓,虽不至于烧民屋杀百姓,奸、淫妇女这等十恶不赦之事,可却抢劫粮油布匹,大肆敛败,而且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隐隐的有发兵之势。
得到消息的庆帝,气急攻心,差点咬碎一口银牙,饶是他是铁打的铜铸的,这时候也有些抗不住了,病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