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商业东坞城(6 / 6)
苏涟漪心中知晓,今日各部对商部爱答不理,明日商部便会让其他各部高攀不起。鸾国的商部等同于现代的什么机构?国家银行!与金钱打交道,不是肥差又是什么?
当然,这些又是后话。
叶弘书院重新振作,而叶弘书院的返修也属于东坞城基础设置建设的一部分,人多力量大,几日的时间,叶弘书院焕然一新,不仅恢复了几年前的盛景,甚至比从前规模更大。
那关闭多年的书院大门被重新打开,每日往来学子众多,书院各种考试不断,那洗笔泉成了黑色,那堆积的已用废纸成堆,为了购置大量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具,连书院也成立了车队,跑到蓟阳城去采购。
第二批贷款商户的龙头老大不是别人,正是项叶弘,他贷了大笔款项,只为重振书院。
苏涟漪曾担心突然加重的工作会令项老吃不消,但事实证明,项叶弘非但吃得消,还精神焕发返老还童一般,如今健步如飞比年轻人更甚。
苏涟漪之所以选择与蓟阳城合作,最大的原因便是蓟阳城与东坞城地理位置十分近,甚至于比东坞城比邻最近的一座鸾国城池更近,若快马加鞭,只要半日便到,于是涟漪建议徐知府以个人名义办起了运输业。
没错,就是运输业。
隔一个时辰便是有一个车队往返,既加快了两城的经济交往,又赚了银子。毕竟,当初为了维持府衙开销,徐知府几乎搭近了家中钱财,苏涟漪曾许诺,为东坞城尽心的所有人,她都会数倍的还给众人,而项老和徐知府只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天上一天、人间一年,那么今日的东坞城便是“天上”,每一日东坞城都有硕大变化,那废墟般的城市突然如同机械一般高速运转起来。
鸾国之人不知道,在苏涟漪的诸多改造下,东坞城的城市节奏远远高于鸾国土生城市,东坞盛世再现指日可待。
就在如此忙碌之时,苏府竟迎来了三位客人。
前两位是涟漪夫妇前几日见过的,一个名为拓跋长,其真跑来找云飞峋切磋。还有一人则是拓跋月,跟随拓跋长跑来玩。
第三位客人令苏涟漪喜忧参半又朝思暮想,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金玉公主夏初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