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所谓理论(2 / 4)
纷纷凑热闹,加入了讨论大军,有网友支持编剧:“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好剧本稀缺,对编剧不重视。剧本谁都可以改,导演可以改、制片人可以改、演员可以改,最终出来的东西往往是又烂又狗血。”、“阿狸影业,好ip不是你说的算,好编剧也不是你说了算。”
也有网友支持徐沅翔:“职业编剧改编的IP一再让我们失望,或许还不如网友更懂得如何改编才能即保持原著又让粉丝接受,适者生存,没什么不妥。中国的编剧嚷着要欧美日韩编剧的地位,也要拿的出过影的作品才行。”、“传统编剧的危机来了,他们之所以愤怒反击是因为他们高高在上的地位,被人狠狠地摔下来了。”
张然对徐沅翔的言论也非常无语,让一堆编剧写剧本,从中选最好的,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东西,美国人上个世纪都玩烂了,他竟然把这玩意当宝拿出来献。
不过真正让张然反感的是所谓的“吊丝购票心理学”,这个理论暴露了中国电影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行业里充斥了太多徐沅翔这样的从业者,他们没有考虑过要拍出好作品,也没有考虑行业的未来,就是通过糊弄观众来赚钱。
很多人把观众当傻子,觉得可以随便糊弄,但问题在于观众不傻,被骗了一两次后,国产电影的名声搞臭了,到时候死的不只是一个,而是整个行业;香江电影就是这么死的。
以前电影圈赚快钱的人都是闷声发大财,不会多说什么;但现在徐沅翔却把这玩意当成理论公开宣传,好像还特别骄傲,就真的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
张然觉得真的有必要说两句,在微博上写道:“徐总的理论就两个意思,故事、剧本不重要,吸引眼球最重要;编剧的创造力不重要,有热门IP,能够糊弄粉丝就行。其实这种理论没有什么新鲜的,跟美国的相对论传媒的理念类似。
相对论传媒投拍过《社交网络》、《速度与激情》、《伴娘》等影片,在美国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但徐总可能不知道,相对论传媒在今年8月份已经申请破产。事实已经告诉我们,这种想法和模式问题很大,是很难行得通的。
最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充斥各种卖情怀、卖脸的电影,虽然观众骂声不断,但确实有不少人因此赚了钱;但从今年三月份开始,中国电影进入了寒冬。由于票补减少,观众购票的时候也变得理性了。以前9.9元看一场电影,是好是坏无所谓,就当打发时间;但现在要花50元,那肯定不允许你糊弄了。如果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