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戈达尔来了(3 / 4)
察射杀了。
作为一个黑人导演拍这种题材的电影特容易情绪化,特别将容易将个人情绪灌注到电影中,但瑞恩·库格勒拍得非常冷静,对事件没有太多的评价,将关于此事的思索留白给观众,这种短小精悍、简洁洗练的风格反而获得了返璞归真的效果。
其实张然也面临这个问题,他迟迟不敢将张纯如的故事搬上银幕,除了电影技法的问题,还有就是情绪问题。作为中国人在拍涉及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时很难不带情绪,而情绪化恰好是拍这种电影的大忌,一旦情绪化就特容易用力过猛,导致整个电影流于表面。
当然,《弗鲁特维尔车站》不是没有问题,为了刻画奥斯卡的形象,导演安排了奥斯卡指导炸鱼、救小狗、帮孕妇找厕所等情节,这些情节迹带有明显的人为痕迹。不过作为一个新人导演,第一部电影能拍到如此水平,瑞恩·库格勒绝对前途无量。
当电影结束,德彪西厅灯光亮起来,瑞恩·库格勒第一件事就是抬头看向张然,他特别想知道张然对电影的评价。张然没有说话,双手抬手,竖起了两根大拇指。瑞恩·库格勒咧嘴笑了,然后剧组的主创紧紧拥抱在一起。
张然从德彪西厅出来,路过电影宫的时候,发现电影宫门口排起了将近一公里的长队,让他特别惊讶的是在人群中竟然有很多挂着粉色证件的记者在排队。
戛纳电影节媒体证件最高级别是白色,其次是粉色加点和粉色。其中白色证件是顶级媒体和影评人,相当于VIP,随到随进,不存在排队问题;粉色加点和粉色证件基本不用排队;而持黄证、蓝证、黑证的记者和买家常常提前一两个小时排队也不见得能排上。
然而此刻,现场挂着粉色证件排队领取邀请函的记者至少有五百人。人群中一个挂着粉证的记者感叹:“张然的电影关注度太高了,没想到提前六个小时来排队,都会排成这样。早知道就不看《第二扇窗》的首映了。”
戛纳电影节不对外售票,普通影迷要想看电影,只能在电影宫前求票。此时在电影宫前,站满了求票的人。上求票者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满脸稚气的孩子,但绝大部分是年轻的男女。他们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相同的内容“求《烈日灼身》邀请函”。他们迎着人流伫立,像一尊尊雕像。
一个中国记者小哥拿着邀请函喜笑颜开的从电影宫出来,一个网红长相的欧洲美女就迎了上去,她用不太流利的英文表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求一张《烈日灼身》首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