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来信(1 / 13)
“各归其位”的改革, 其实就是车间现场5S管理的简单形势。
有序的工作环境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而顾朝晖当车间主任的这个小车间,之前效益一直不太好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家技术水平确实比较差,二也是车间现场过于纷乱, 看起来就一头乱麻, 工人要把很多时间用在找东西上, 这无形中就耗费了许多的工时。
工时就是金钱, 浪费工时就是浪费金钱,所以“各归其位”是最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
可只是简单的要求工人按照要求去做,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就像他之前整顿工作纪律一样, 简单粗暴的方式只会激起大家的反感。
吸取了上次的经验之后,顾朝晖这次采取了正向和负向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做得好的就奖励, 做得不好的就给予小小惩戒。
果然,大家这次接受度比较高, 经过一个来月的反复强调之后, 车间现场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了。
就连偶然路过的厂领导也发现了他们的变化, 还在最近的一次全厂职工大会上点名表扬了他们车间。
这让整个车间争当先进,勇于创新的氛围更浓烈了, 大家也更有干劲儿了。
整顿好了车间的秩序, 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块硬骨头了。
为什么车间的效益不好,什么迟到早退,士气低迷, 车间现场秩序混乱,这些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外部因素,也就说,都不是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工人的技术水平比较差这个关键节点上。
可想学技术却并不那么容易。
因为在车间里,除非师傅带徒弟的时候会手把手的教,出徒之后,便全靠自学自悟了。
有好学上进的,当然还好说,总会找到渠道学到想要的东西,就比如顾朝晖这样的。
可绝大多数的工人的主动学习意识都比较差,想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主动提高技术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厂里流传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所以,大家对分享技术经验都是非常保守的态度,别说主动共享出自己的成功经验,就是别人主动来问,还要有所保留呢。
这就导致了一种两极分化的局面,技术高超,好学的工人,他们的技术会越来越精进,而那些本来就吊车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