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布迪厄(3 / 4)
生一个清隽的背影,林曦也没有看清楚他究竟长什么样子。
20分钟很快过去,院长,系主任和其他教授抵达了大教室,辅导员介绍了几句后,院长便开始中气十足的介绍起院系和本专业历史。大家安静下来,有人在认真记笔记,有人侧耳聆听,有人转笔,还有人头一点一点的打瞌睡。
由于深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华夏人民大学对口扶持创建的,新闻系的主任邱耀华也是人民大学资深教授。到林曦当记者的时候,这位当时已经退休的教授早已是享誉全国的知名学者了。
林曦分外珍惜重回大学跟随不同名师学习的机会,于是认认真真的拿出本子记笔记。她当年在岭南大学绩点很高,也有好几年的新闻采访经验,但是现在回头听老师的话语,却比以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穿越回90年代,她并不想离开自己热爱的新闻行业,更何况现在传统纸媒仍旧十分兴旺发达,南方特别是特区的新闻环境也相对宽松,她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各位同学能够告诉我为什么要选择我们这个学院吗?” 邱耀华在演讲的最后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台下的同学们照例一开始死寂一片,各个不想抬头和老师对望,然后就有几个冒尖的人勇敢的举起了手。邱耀华点起了其中一个最积极的黑脸男生,他站起来兴奋而激动地说:“我就是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旁边的同学觉得他不知所谓,林曦皱着眉心说:“这什么逻辑?”
邱耀华却笑着接口:“这位同学很有理想啊,请坐。张载这段话的第二句强调要关怀百姓的命运,我们新闻传播专业也是以人为本,不仅要报道那些大事要事,更要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不愧是大拿啊,这都能圆回来……” 林曦一边在本子上画小花朵一边暗暗乱想。
这时杨采月也举手起来,在浅淡的衣裙里站立成一只亭亭的莲花。她用软绵绵的嗓音说:“报告教授,我学习传播学,就是为了要关怀百姓,关注人文,为百姓报实事,为百姓发心声。” 这一番话几乎把刚才邱耀华说的复述一遍,没什么新意,但美女说话总是有特权的,她坐下后,由若干男生带头,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杨采月脸略微飞红,悄悄用眼角去看陆清斐,却发现他连头都没有回,还在低头读书呢,心中不由有些气恼,挪开目光,唇也微微抿起来了。
“坐在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